第七百八十一章 激励法(2 / 2)

北宋大法官 南希北庆 12493 字 3个月前

邓绾听罢,更是气不打一处来,道:“三司使,你在说甚么,他们是在欺负人,而你却要选择妥协,如果我们户部连一张纸都决定不了,我们还能够决定什么,这个官署又有何意义?”

薛向道:“这是官家亲自下达的旨意,朝堂之上,是官家说的算,这不算是丢人。”

邓绾道:“但那只是因为我们没有争取,才让张三讨得便宜,如今朝中很多人……。”

“行了。”

王安石打断了邓绾的话,又道:“既然官家都已经下达旨意,那就不要再说了,下回我们注意一些就是,反正这也不是什么大事。”

邓绾兀自不爽,闷不吭声。

这事是他发起的,之前也得到王安石和薛向的认同,结果张斐一回来,全都变了,他觉得很没面子啊!

出得户部,王安石便向薛向道:“你方才说得很对,不管有没有用,若将此说法拿过来,多少能够获得工匠和商人的支持,这不是什么坏事。”

薛向道:“但是这邓侍郎目光短浅,根本就看不懂当下的局势。”

他现在看邓绾,是愈发不爽,天天就知道斗来斗去,问题是如今人家也没要跟你斗啊!

王安石道:“过些时候,吉甫就回来了,你就别跟他去计较。”

虽然他在半年前,就写信给吕惠卿,但是吕惠卿是担任河北转运司,他得将手头上的事,全部处理完,才能够回来复命,至少也得等到年末,或者明年年初。

……

很快。

这激励法案就通过立法会的决议。

倒不是说,大家都非常认同,只不过许多司法官员,并不在乎,认为这只是一件小事,况且还是官家下得旨意,都不用富弼提醒,大家都觉得就别节外生枝。

对于这个法案,他们就只是讨论了半天。

不像似之前的税币法案和酒税法案,那吵得是没完没了。

……

但是此法案一经颁布,在工商业所引发的动静,令这些立法官员,都感到有些错愕。

那些工商业者,欣喜若狂,奔走相告,甚至大小店铺全都给出巨大的优惠,并且各行会都还表示每年的今天,都将给出优惠,以此来表达对浩荡隆恩的感激。

这立刻又引发消费风暴,此事瞬间被所有人都关注。

富弼、司马光他们都傻了。

至于吗?

至于!

对于工商业者,之前的繁荣,他们认为只是公检法顺便带来的,不是专门为他们准备的,这内心还是很忐忑,但这道法案出来后,他们认为是皇帝在关注他们,在关心他们,朝廷的政策也正在偏向他们,他们工商业的地位得到提升。

这令那些扩张生产规模的商人是彻底放心。

这种激励,对于工商业而言,可能是有史以来第一次。

他们能不兴奋吗。

而新竹纸的发明人李笺和还魂纸的创始人谢良景,成为首批得到激励法眷顾的幸运儿。

李笺真是高兴坏了,这可真是因祸得福啊!

上门求合作的印刷铺,是络绎不绝,这真是站着就把钱给赚了。

对于谢良景而言,那更是泼天富贵,他之前都没有在意这事,因为他只是造廉价纸,朝廷也不可能将他的纸纳为公平。

但是这件事,也令许多富商关注到这还魂纸。

不少商人希望与他合作的,或者要求得到他的授权。

谢良景的实力远不如李笺雄厚,但他也不傻,他知道这种廉价纸,若无法垄断的话,利润是很低的,到底废纸也是有限的,只有大包大揽,才能将利润做大,于是他选择与京城最大的纸铺商人黄灿合作,这也是第二次,以纯技术入股的合作,而第一次是诞生于张斐与范理的合作。

……

汴京律师事务所。

只见京城大富豪齐聚于此,这法案对于他们而言,实在是非常关键,可得打听清楚啊。

“三郎,根据这法案来看,只要确定为市面上首次出现,则可获得激励法的恩赏,但也许我只是没将这技术拿出来,被他人盗用,依照激励法,这该算谁的?”

黄灿好奇地问道。

张斐道:“谁用于市场就算谁的,因为这激励法,是奖励那些技术革新给国家带来便利和财富的人,你有技术,但你藏着不用,对于国家和官家而言,那就等同于没有,那为什么要奖赏你。”

樊颙又问道:“那这新酒能不能得到激励法?”

“这得两分。”

张斐道:“纯粹是新酒是得不到的,因为好喝的酒,只是对你个人有利,对国家和官家没有什么好处。”

说到这里,他话锋一转,“但是,若是你以酿酒技术去申请,则可能获得的,如果这种技术是一种突破,是能够用于其它方面的。

这在法案中写得非常清楚,激励法是用于技术创新,而不是商品的新旧。

就拿还魂纸来说,你卖还魂纸,并不会触犯激励法,但是你用还魂纸的技术去生产还魂纸,这就属于违反激励法。”

黄灿道:“这不公平,众所周知,造纸的材料,多半都产于南方,那边的商人,有着先天的优势。”

张斐笑道:“朝廷又没说不准你去江南开铺,而且,江南肯定没法诞生还魂纸,这可不是理由。”

陈懋迁问道:“不知想要获得激励法的保障,该去找谁申请,是皇庭,还是检察院?”

张斐道:“这事不归我们公检法管,看是工部,还是户部。”

“啊?”

一众商人很是忐忑地看着张斐。

商人信谁,都不敢信官府。

张斐笑道:“你们放心就是,虽然管这事的人,肯定不会是公检法,但违反了激励法,那就属于公检法的职权。

如这种事情,你们可以委托珥笔或者茶食人去申请,保留证据,若遇到问题,可以去检察院或者皇庭进行申诉。

法制之法会保障你们的正当权益。”

这就是公检法的作用,要是没有公检法,这激励法可能就会变成虚有其表,那些官老爷或者说权贵,可以直接将你的技术变成他的技术,你是一点办法都没有。

公检法让许多政策,变得具有可行性。

……

而那边王安石在权衡一番后,决定还是将激励法交予工部来执行,因为他认为户部的权力已经够大,也忙不过来,反而是工部目前比较轻松,再加上工部也是与技术息息相关。

为了公布这个消息,他还特地了写一篇文章,首先,表示对于激励法的支持,工部也将会成立专门官署,来执行激励法。

同时又在文中暗示,这全都是基于我的理念,我再强调一遍,欲富天下,则资之天地。

不但如此,他还推出一个新得观点,以义理财,以利生财。

管理和分配财富,这是得讲道义的,但是要增加新得财富,则是讲究利益,道义与否都无法产生新得财富。

这个论题,令司马光有些措手不及。

以前王安石是讲究利,而司马光是讲究义,矛盾是非常尖锐的,但王安石这么一细分,司马光就难以去反驳。

司马光讲究的道义,是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不能剥削百姓,来获取财富,财富总体是没有变化的,只基于管理和分配。

新得财富,是创造出来的,之前没有的,这确实与心术正不正,就没有太多关系。

你就是心术不正,但你所得财富是新创造出来的,那也不会害了别人。

可见王安石还是非常聪明,凭借一张纸,他便顺利突破瓶颈,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之前他的新政思想,已经得到很大的弱化,党争也因此弱化。

但是如今,他的新政思想在进一步得到强化,因为这与新官制是有着莫大的关系,根据改革的官制,政绩跟税收直接挂钩,而税收又跟百姓财富增长直接挂钩,而技术革新与增长财富又是密切相关,这就变成一个系统性的理念。

然而,王安石亲自下场,顿时又引爆舆论。

越来越多的人,关注此事。

这又引得文人很是不爽。

为什么不激励我们写出更好的文章呢?

我们也需要激励啊!

说好的士农工商呢?

朝廷这是本末倒置啊!

还有一些权贵也酸得要命,我们盐酒特权前不久被收回,工商业却得到特权,你皇帝想干嘛。

可不能这么搞。

这破坏了阶级啊!

他们开始跟皇帝闹腾起来了。

涉及到封建阶级,这小事又变成了大事。

赵顼郁闷了,赶忙将张斐叫来。

“这回好了,闯出祸来了。”见到张斐,赵顼就是一顿埋怨。

“陛下勿忧,我已经想好应对之策。”张斐赶忙道。

赵顼问道:“什么应对之策?”

张斐道:“很简单,也给他们奖赏。”

赵顼问道:“怎么给?”

“文章。”

张斐道:“如果他们发表的文章,对国家建设有利,官家直接发赏金给他们。

而且这文章不局限于治国,包括天文地理,军事财政,学术,等等,只要他们的理论得到朝廷的认可,并且取得成功,陛下就亲自给予奖赏,就比如说殿帅的练兵法,我觉得就可以获得这个奖赏,要不陛下再额外增加一块匾额,以示对文人的看重。关于奖金的方面,可以由慈善基金会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