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七十五章 货币化(2 / 2)

北宋大法官 南希北庆 12646 字 3个月前

许芷倩道:“不带!那铜钱忒也重,还是纸币用着方便。”

许凌霄突然问道:“妹夫,小妹,你们今儿不用去衙里么?”

张斐道:“我们今天放假。”

许凌霄道:“可我听说,皇庭最近非常忙,这一天下来,官司就没有间断过。”

张斐笑道:“那都是民事诉讼,忙得是那些书铺和法援署,我们检察院派几个人去皇庭驻场就行。如今大家都忙着赚钱,都没有功夫去犯罪了。”

许凌霄点点头道:“差点忘记,你们检察院一般只负责刑事诉讼。”

许遵突然道:“张三,你打算什么时候去皇庭?”

许凌霄一听,心道,我这妹夫就是厉害,人家升不升官都是看他人脸色,而他却是自己想不想的问题,唉……。

张斐道:“至少得等到何执中可以独当一面。”

……

在往常这可能只是一个普通的薪俸日,但是今天显得尤为的特别。

因为这是朝廷正式迈向货币化的第一天。

从今天开始,普通的检察员和皇家警察改成直接来解库铺领取薪俸,为什么不让官员来这里领。

那是因为考虑到官员的面子问题,总不能让老爷们在一家商铺面前排起长队,向一个商人讨要工资,那多难听啊!

商铺也不会愿意专门雇人,去给官员送薪俸,成本太高了。

但检察员和皇家警察就无所谓。

今日休假的皇家警察,是早早就来到马家排队等候,人人都很亢奋。

领头的不是别人,正是他们的警司曹栋栋。

“衙内,你也需要来这领薪俸么?”

刚刚来到这里的两个皇家警察,见曹栋栋也在,赶紧过来行礼,又是好奇地问道。

“本来是不需要,是我自个要求的,在河中府我也是这么干的,来这里领钱,更加方便。”

“真是的么?”

“骗你们不成,你们只需要将户籍和薪单交给他们,然后在一旁等一会儿就行。”

“衙内,听说咱还能将钱存到里面,要用得时候再取。”

“好像是可以,在河中府,大家也是这么干的,但那因为飞钱,边防士兵将钱寄回来,家属不一定立刻会去取,所以暂时都会存在这解库铺。”

“听说还有利息。”

“那可得立契,存上一两年才有利息。”

“这是为啥?”

“因为你存一两年,解库铺才敢将你们的钱借出去。”

“要是赔了咋办?”

“赔了算他们解库铺的,跟咱可没有关系。”

曹栋栋来凑这热闹,其实就是来显摆的,他们河中府早就见识过。

……

聊得一会儿,马家终于开门了,那管事一看是曹栋栋,赶忙道:“哎呦!这是哪个不长眼的,竟然让衙内在外面排队。”

“哎哎哎!”

曹栋栋不以为意道:“你瞎嚷嚷甚么,没瞧见本衙内是在跟兄弟闲聊么,而且,他们都没有领过钱,本衙内来给他们做个示范。”

“原来是这样,衙内里面请,里面请。”

“少啰嗦。取钱,取钱!”

曹栋栋大摇大摆地将自己的户口和薪单扔到柜台上。

不一会儿功夫,柜台里面的账房便将一些税币和户籍递还回来。

“这就行了呀!”

“快么?”

“快快快!”

“那你们就赶紧一点,领完喝酒去,本衙内今儿请客。”

“多谢衙内。”

那些警长可是激动坏了,立刻上前来,有样学样。

这时,一个皇家警察突然道:“衙内,怎么没有瞧见税务司的人?”

曹栋栋愣了下,立刻将那掌柜的叫来,道:“税务司的会来这领薪俸么?”

“不会。”

那掌柜摇摇头,道:“我昨儿也问过,据说税务司那边有专门为他们准备的,而且还是官家亲自安排的,跟咱们商人无关。”

曹栋栋撇了下嘴,哼道:“这些税警就爱搞特殊,有什么了不起的。”

如今税警可真是宝贝,他们的一切信息,只有皇帝和张斐知晓,全都是保密的,其实他们也改为领税币,但是是皇帝从内藏库,单独给他们开了一个窗口,让他们去那领。

……

不管怎样,这一轮税币发出去后,立刻是引爆整个消费市场,无论就是酒楼,还是市集全都是乌央乌央的人。

其实这一时刻商人的生产力,是有些跟不上的,好在朝廷也在货币化,将仓库里面的一些存货贩卖给商人,商人再拿着卖给官员、士兵,暂时还能维系住这供应平衡。

但也只是暂时的,商人必须赶紧扩大自己的生产力。

这还就得等到新城镇的作坊。

户部。

“你看,这都是我亲自规划的,第一期东西两镇共建设三十个大作坊,四十个小作坊。”

王安石得意洋洋地向张斐说道。

张斐道:“第一期?”

王安石道:“我准备分三期来建设,如果一块建的话,肯定是卖不出好价钱的,再来就是,许多商人也在观望行情,如今急着要买的,是去年就急着要建作坊的。”

“原来是这么回事。”

张斐笑着点点头,对于这种招数,他并不陌生,突然又指着中间那个圈,道:“这块地用来干什么的?”

王安石道:“这里是市集,到时会建造一些摊位,酒楼茶肆,但这些地,我都不买,就只是租。”

张斐又问道:“这又是为何?”

王安石道:“就这种大作坊,得养着不少人,酒楼茶肆不愁没买卖,租金也有不少。而且,那些商人个个都很精明,是不能放任自由,我只卖作坊,其余的都不卖,边上的河道也是属于朝廷的,到时他们若敢动歪心思,朝廷就可以用市集和河道来威慑他们。”

哇……你这也太阴险了吧。张斐只觉汗毛竖立,“王相公,你可真是商人的克星,竟然这么损……咳咳……我的意思是……。”

王安石却不以为意,还哼道:“是损,但也被你们给逼得。”

张斐委屈道:“跟我有什么关系?”

王安石道:“以往朝廷哪需要想这种招数,不都是你们公检法么,我要不留个心眼,往后这些商人不得骑到我们头上来。”

“误会!全是误会!”

张斐打了个哈哈,转移话题:“既然王相公已经筹划的这么完善,那今儿叫我来是……?”

王安石道:“还能为什么,当然是拟写契约,这里面的权益比较复杂,所拟定的契约,必须确保我方才说得,是能够合法实现的,免得到时又吵到皇庭去。”

这些房东都是没良心的。张斐心里不禁生出一丝鄙夷。

王安石又道:“还有就是这土地的问题,如果将地卖给他们,万一有些人拆了作坊建足球场或者赌坊、青楼,那可如何是好?”

张斐稍一沉吟,道:“朝廷是可以通过政令,将这些土地全部赋予工业属性,就是确保这些土地只能建造作坊,不能挪作他用,除非得到朝廷的批示。”

王安石稍稍点头,突然想到什么,“我记得《临时法》中只有农田保护法,不能轻易在农田上建造任何房屋。那何不区分工业用地、商业用地,相互之间都不能轻易转换。”

张斐解释道:“我们有讨论过这个问题,但是目前大多数作坊、店铺,都是在自己家里,只有大小的区别,是难以区分商业用地、工业用地和住宅用地。

但是如果今后规模变大,肯定还是会区分的,因为大作坊势必要跟农业争抢河道,但是现在还没有必要。”

如今工商业还在幼苗时期,应给给予鼓励和自由,一开始全部管住,怎么发展的起。

王安石点点头道:“你们有这个打算就行。”

……

等到张斐帮王安石拟定出这份土地契约后,户部那边是立刻开始进行扑买。

不到七日功夫,七十个作坊就全部卖完了,其中大作坊的购买者,都是以纸张、酒和纺织为主,尤其是纺织和纸张,而朝廷从中获得一百七十万贯收入,当然,这里面还包括承建的费用。

虽然说比起内城的房价而言,这价钱还真不算高,但是那毕竟是内城,你这是建在郊区的。

其实这价钱已经是非常高了。

普天之下,可能也只有东京汴梁能够做到这一点。

首先,这里不缺权贵,他们花几万贯赌一个未来,还是值得的。

其次,这里不缺消费。

到底京城是在吸全国的血,而且其中占大头的是禁军士兵,财政十之七八,都是用于军费。

虽然宰相的俸禄高,但宰相就两三个,他们又能消费多少,主要的消费能力是那些士兵。

那么只要朝廷继续货币化改革,扩大生产,那是绝对不会亏的。

第二期,第三期才是重头戏。

因为那得等到最终的税币法案出来之后,商人心里有底,一定会拼命争抢的。

第一期只是抛砖引玉。

……

不过话又说回来,以前东京汴梁是独一无二的,但是现在不是,如今大宋又出现一个现象级别的城市,就是熙州。

熙河开边的原因,当然是为求形成对西夏两面夹击,但目前宋朝中心由外转内,拓边也就是到此为止。

但是,这打通了封闭百来年的丝绸之路。

而熙州则是承当了整条丝绸之路的重担,再加上公检法的出现,这让熙州是一年一个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