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九章 逆之则亡(2 / 2)

北宋大法官 南希北庆 11138 字 3个月前

但你提拔一个真小人上来,那就是在破坏儒家的主流价值观,到时大家都以利益为先,谁捞的钱多,谁就当宰相,那儒家就完了呀。

这就是为什么,薛向在朝中不受人待见。

其实张斐比他特立独行多了,但是经过唐太宗的德主法辅思想,律法和道德,其实是一脉相承,怎么添加原则和解释,都还是基于儒家思想。

如果说张斐将不孝从十恶中剔除,那他就彻底完了。

而当初阿云的官司,就涉及到儒家的主流价值观,但张斐是以孝道赢得,是以魔法打败魔法,很多人心里虽然不爽,但嘴上也不会说的。

……

夜晚时分。

“你在看什么?”

许芷倩悄悄来到长椅旁,偏头看去。

张斐回头看去,“你怎么下床了。”

许芷倩道:“我又不是病人,为何不能下床。”

说着,她又惊讶道:“你……你在看论语?”

张斐点点头道:“对啊!不行吗?”

许芷倩震惊片刻,又道:“不是不行,只是……只是你很少看这些儒家经典的。”

张斐叹道:“不是很少看,那因为很多儒家经典我都看不太懂,也就论语可以看得明白一些。”

“???”

许芷倩微微一翻白眼,又坐了下来,“我看你就是闲得,是不是因为此案没有交给公检法的原因。”

张斐放下书来,笑道:“当然也有这方面的原因。”

许芷倩蹙眉道:“这个司马学士也真是的,你帮了他们那么多忙,他们竟然想要抛弃公检法,可真是忘恩负义。”

张斐呵呵道:“你嘴上可以这么抱怨,但千万不能这么想。”

“为什么?”

许芷倩好奇道。

张斐道:“因为我们从来就不是在帮他们,而是在实践自己的政治理念,而在此案中,他们有自己的利益盘算,其实都是很正常的,他们其实是在做跟我们一样的事情。”

“这我不认同,事也是分好坏的。”

许芷倩不以为意地摇摇头,又道:“那你打算如何应对?对了,你有没有去找官家?”

张斐摇摇头,又道:“目前我还没有想好怎么做,关键我并不知道官家又是怎么打算的,但是岳父大人认为,这种情况,官家也不便强行将此案交给公检法。

而且,如果我现在贸然去找官家,要求将此案交给公检法,那么就可能营造出一种假象,也就是公检法将凌驾于行政之上,事事都必须交给公检法来决断,这权力就有些过大了,除非官家来找我,否则的话,我们还是静观其变。”

许芷倩道:“那这会不会影响到公检法?”

张斐点点头道:“我现在也在评估,这影响肯定会有的,但只要我们与税务司还绑定在一起,就不大可能会立刻会销声匿迹,但是我们必须要关注此案带来的后续影响。”

越是这种时候,就越要沉得住气,因为法制之法对于权力制衡太大,他稍微强势一点,就可能会引发所有人的警觉。

他已经做好放弃此案的准备,低调一阵子,也不是什么坏事。

因为他认为此案一定会激化革新派和保守派的矛盾,只要任何一方不倒下,那他的计划就不能算是失败。

公检法的沉默,也使得朝中大臣都非常满意,这证明公检法还是有B数的,不会越俎代庖,就事论事,此案交给御史台审理,是一点毛病都没有,甚至更为合理,只不过这又使得双方开始以传统的方式开始斗争起来。

此时,那些告状的人已经被送到御史台,足足有一百三十来人,而赵顼则是要求指派文彦博主审此案,同时又让曾公亮、陈升之参与进去,维持一个均势。

他不可能让保守派全权负责审理此案,王安石也不会答应的。

而在文彦博的主导下,御史台并没有急于判决,而是慢慢审,但几乎每天都爆出一些对薛向不利的证据来。

比如说,盘剥百姓,与民争利,下面的官员借机贪污受贿,又比如说,薛向借此权力,大肆排除异己,提拔亲信上位。

保守派就以此为由,天天上奏弹劾薛向,甚至将王安石也给拉进来。

这是一种策略,因为最终的决定权,还是在皇帝手中,他们的目的就是要皇帝相信这些事实,认为薛向在东南地区作恶多端,无法无天,弄得民不聊生,当每一个证据他们都反复去强调,皇帝不信也得信啊。

王安石也不遑多让,就是天天跟皇帝单独交谈,强调财政的增长,强调均输法的成功,汴京的仓库从未像今日这般富裕过,事实摆在面前你不信,你去信他们那些鬼话。

同时邓绾等人则是弹劾对方,诬陷忠良,排除异己,他们认为那些人都是受人指控的,是不可信的,江南地区现在是歌舞升平。

但从场面上看,对王安石是不太有利的,因为王安石是务求让薛向出任三司使,而不仅仅是保住薛向这么简单,但这么闹下去,薛向还怎么出任三司使。

如果薛向无法出任三司使,王安石就是输了。

然而,这最终的决定权,始终是在皇帝手中,虽然对方已经提供很多证据,但是曾公亮和陈升之是不会轻易让文彦博判的,除非皇帝发话。

不过保守派也开始向曾公亮、陈升之施压,他们心里清楚,曾公亮和陈升之不像吕惠卿、邓绾他们一样,是完全跟新政绑定,他们都有自己的政治考量,包括他们的后代。

他们也得顾忌自己的家族和自己的名声。

这其实就是张斐带来恶果,在历史上,王安石几乎清除所有保守派的骨干成员,但最终还是输掉了,可见保守派势力多么强大,更何况因为张斐到来,司马光、文彦博、富弼都留在朝中的,他们此番攻击,势力是非常强大的。

王安石也有些着急,他希望皇帝赶紧做出决断,将弹劾薛向的官员,赶出京城。

你皇帝得强势起来啊!

……

皇宫。

这是此案爆发以来,赵顼第一次召见张斐。

“听闻你最近非常清闲?”

赵顼问道。

张斐愣了下,道:“也不是很清闲,我们也在准备着为税务司打官司。”

赵顼道:“所以你就没有关注发运司一案。”

张斐道:“也有关注。”

赵顼问道:“为什么你不争取让公检法来审理此案?”

张斐回答道:“因为这是御史台一直在调查的案件,而且也更适合御史台审理,除非他们主动将此案交给公检法,否则的话,我们公检法没有理由参与,相信官家之前没有指派公检法来接管此案,也是因为这个原因。”

“你说得对,朕原本以为他们是要交给公检法,可哪里知道他们会让御史台来审,朕也没有理由反对。”

赵顼叹了口气,又道:“但现在事情变得非常棘手,可能会影响到我们的计划。”

张斐好奇道:“不应该呀,目前我所知的消息,还是比较焦灼的。”

赵顼显得有些犹豫,过得一会儿,他才道:“但是近日御史台要求调查内藏库的账目。”

张斐兀自不明白,困惑地看着赵顼。

赵顼道:“当初均输法受到不少大臣的反对,是朕力排众议,从内藏库支出五百万贯和三百万石米,给发运司做籴本。”

张斐点点头道:“这我知道。”

赵顼道:“那么均输法所得之利,是不是有一部分该归朕?”

张斐眨了眨眼,“所以……所以陛下你……!”

赵顼点点头道:“发运司这三年来,陆陆续续给了朕一百万贯的羡余。”

这羡余就是地方官员以赋税盈余的名义向皇帝进贡的财物,这是一种合法行为,皇帝收贡品有什么问题。那么赵顼对此感到担忧,就证明这一百万贯本不应该是属于他的。

北宋的内藏库可不是皇帝自己的小金库,那是属于君国两用的。而且各地的贡品也是君、国两分。

张斐小声问道:“此事王学士知道吗?”

赵顼点点头道:“先生也希望这些钱不进入国库,到时用于战争,就比较方便,如今朝中很多大臣还是不希望对外用兵。”

难怪王安石有恃无恐,原来他就跟皇帝绑定在一起。张斐又问道:“那文公他们知道吗?”

赵顼叹道:“目前尚不清楚,但是他们要调查内藏库,朕就怕他们也是知道一些的。然而,事情闹到这种地步,如果朕支持先生,就必须严惩那些弹劾薛向的官员,这势必会打破朝中的平衡,也会影响到我们的计划。”

张斐喉咙里面发出一声闷响。

他是万万没有想到这里面,还有这么一层关系。

可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