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一章 谁行谁上(2 / 2)

北宋大法官 南希北庆 12632 字 3个月前

今日他们终于明白,为什么张斐能够混得风生水起,真是有胆有谋,进退有度,只是看上去像个莽夫。

……

政事堂。

“如此说来,此事倒真与张三无关。”文彦博抚须言道。

司马光道:“应该与他无关,不然的话,他们也不会在这个节骨眼去调查流云寺通奸一案。”

说着,他又道:“在我回来的路上,遇到好些人,他们也都暗示,由审刑院或者御史台来审理此案。”

文彦博道:“公检法审判制度,还真不适合审理这种案件。”

司马光道:“不如文公亲自来审?”

文彦博道:“我一个也审不过来,你也跑不掉啊!”

……

王府。

“他们这回学聪明了,不贸然上奏弹劾税务司,而是打算支持将此案移交给御史台、审刑院,或者大理寺来审。”

“嗯。”

王安石立刻明白过来,“如果不由公检法来审,那么他们就能够利用庭辩去进行干预,若交给公检法来审,他们只能干着急,这一招倒是可行。”

吕惠卿道:“邓御史认为,此乃打击公检法的好机会,不管是审刑院,还是御史台接下此案,都足以证明公检法还是要屈居于御史台、审刑院之下的。”

王安石暗自一叹,成天都是这种事,他都觉得而有些累,点点头道:“这事就让邓御史他们自己看着办,我们这边还要忙于推广事业法,我这正打算借着事业法,去推行教育改革和科考改革。”

吕惠卿点点头道:“学生知道了。”

……

有道是,吃一堑长一智,前几回,他们都是选择先发制人,往死里弹劾,但往往就是弹劾的有多狠,到时在庭上打脸就有多狠。

就公检法的审理制度,真的假不了,假的也真不了。

这回虽然是震惊朝野,但并没有掀起什么风浪,只有少数御史和谏官弹劾税务司暴力执法,因为御史、谏官他们的职责就是要让皇帝知道这些事。

是不是存在暴力执法,当然是存在的。

但大多数官员还是沉默的,他们还是在等到齐州官府和当地公检法的公文,因为他们现在得知的情况,都不是来自于官方渠道。

没有过几日,齐州、青州官府和当地公检法的文公,相继传到京城来。

不管是齐州,还是青州,都是表示,这么大的案子,这边人手不够,要么朝廷就派人过去给予支持,要么就将此案移交京城来。

言而总之,总而言之,你皇帝先批示,我们再审。

大臣们这才开始纷纷上奏,表示此事事关重大,且涉及到开国功勋之后,不可大意,建议由审刑院、御史台、大理寺会审。

这回大家都学聪明了,都不说此案的对错,直接先将此案给拱上去,反正拱的越高,就越轮不到公检法来审。

这么大的事,赵顼也是立刻召开会议,商议应对之策。

垂拱殿。

赵顼上来就直接发飙:“真是岂有此理,朕都已经安排转运司和公检法去审理那些债务,竟然还会发生这种事。”

裴文立刻道:“陛下,此案倒是与转运司和公检法无关,乃是税务司所导致的。”

赵顼问道:“裴御史认为该如何应对?”

裴文道:“臣暂不清楚缘由,也不好妄下判断,但臣以为此案必须得尽快审理,否则的话,可能会影响到京东东路其它州县,故此臣建议由审刑院、大理寺、御史台会审此案。”

赵顼点点头,又问道:“那该由谁担任主审?”

裴文先是往前一看,见富弼今儿来都没来,于是道:“臣建议由御史中丞主审。”

富弼之下,就是文彦博。

赵顼看去,见文彦博沉眉思索着,不禁道:“文公!”

文彦博一怔,纠结片刻,才道:“陛下,此案是由公检法移交京城,应该由公检法来审理此案。”

此话一出,众人是大吃一惊。

不仅仅是革新派,就连司马光、吕公著、刘述等人都不明所以地看着文彦博。

不是说好的吗?

你怎么临阵变卦?

邓绾立刻站出来道:“文公此言差矣,虽是由公检法移交,但正是因为此案事关重大,公检法无能为力,想必京城公检法亦是如此,必须由审刑院、御史台、大理寺三者会审,亦或者其中之一来审理。”

许遵立刻道:“邓御史言之有理。”

文彦博不理会许遵、邓绾,直接向赵顼道:“陛下,老臣年迈,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还望陛下另择一人。老臣举荐王学士。”

似乎还在梦游的王安石是惊讶地看着文彦博。

赵顼问道:“王学士可愿担任此案的主审?”

王安石猛地一怔,突然道:“陛下,臣最近忙于推广事业法,实在是分身乏术。依臣之见,司马学士更为适合,毕竟司马学士掌管审刑院。”

赵顼点点头,又看向司马光。

司马光先是看了眼王安石,又瞧了眼文彦博,道:“陛下,臣还得兼顾京东东路的司法改革,也是分身乏术,不如交予吕校勘来审?”

吕惠卿愣了愣,他尚未理清楚,但见大家都不干,他赶紧道:“陛下,微臣资历尚浅,审理此案,恐难以服众。”

司马光又道:“不如让枢密使来审?”

陈升之激动道:“司马学士是认为我们枢密院很清闲吗?这裁军的事至今都还没有忙完,那边熙河战事也尚未结束,我们枢密院哪有工夫审理此案,这种事本也是你们审刑院的职责。”

怎么回事?

邓绾、裴文他们全都看傻了,难道此案里面还有什么玄机,让这些宰相们都避之不及啊!

不应该啊!

他们已经调查的很清楚,就是税务司设的圈套,然后给那贼寇冠以谋反的罪名,借此来对付齐州的豪绅。

就是这么简单。

赵顼极为不爽道:“怎么?满朝文武就没有一个大臣能够审理此案吗?”

文彦博、司马光他们皆是垂首不语。

仿佛在默念,看不见我!看不见我!

赵顼突然看向裴文,道:“裴御史,既然这建议是你出的,那就由你来领御史台审理此案啊!”

“臣赞成。”

文彦博立刻道。

司马光、刘述他们纷纷附议。

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裴文是急得汗都流了出来,“陛下,臣……臣哪有资格审理此案。”

他不懂,但他知道,这宰相们全都拒绝,这定不是什么好事啊!

赵顼皱眉道:“是不是因为公检法的出现,你们都闲赋惯了,竟无一人敢接?大庭长可来了。”

赵抃站出来道:“臣在。”

赵顼道:“此案还是由你们皇庭来审吧。”

赵抃都有些迟疑。

孟乾生大惊失色,赶忙站出来,“陛下……!”

不等他说完,赵顼就立刻指着他道:“那就由你来审。”

孟乾生吓得一哆嗦,赶紧退回去,拱手道:“臣……臣掌审官院,此非臣的职责。”

“那就不用说了。”

赵顼一挥手,龙颜大怒,“此事就这么定了。”

说罢,就起身离开了。

快!

实在是太快了!

孟乾生他们是万万没有想到,会是这么一个结果,要知道会议之前,他们可是信心满满啊!

这么大的案件,让御史台、大理寺来审,是合情合理的。

到底是怎么回事?

等到赵顼走后,孟乾生立刻冲到文彦博身前,“文公为何推辞?”

文彦博反问道:“你又为何推辞?孟知院曾在审刑院、御史台都待过,可别说审不了此案。”

“我……!”

孟乾生张着嘴,他倒是愿意接下,但你们都这么唯恐避之不及,那谁还敢接啊!

“若是孟知院愿意审理此案,我可以上奏举荐孟知院。”

淡淡留下这句话,文彦博就离开了。

吕公著悄悄跟了过去,问道:“文公为何拒绝?”

文彦博叹了口气,“此案老夫已经看过,税务司是掌握着不少证据。”

吕公著问道:“可是以文公的能力,要妥善处理,应该不成问题。”

文彦博摇头叹道:“不瞒你说,直到方才我都还在纠结这一点,到底接还是不接。不错,妥善处理,这倒是不难,但其中难免是要对一些人网开一面,而且还会受到许多人的影响,可万一税务司从检察院起诉老夫,那老夫怎么办,老夫可不想晚节不保啊!”

吕公著这才恍然大悟。

即便不交给公检法,公检法也能进行监督,而且税务司与公检法的关系,向来是非常密切的,极有可能会从检察院发起起诉。

检察院一旦调查,那谁能保证,他们会跟你们一块和稀泥?

文彦博可也是个老司机,此案若交给他来审,他肯定是要顾全大局,但问题是,这边上多了一个公检法,顾全大局可不像以前那么简单。

哪怕是将公检法拉进来一块审都不行,因为人家可以去检察院起诉啊。

天知道税务司到底掌握多少证据。

这太容易掉坑里了。

忽觉一阵劲风从旁吹过,吕公著眨了下眼,抬头看去,只见司马光气冲冲往外面走起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