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八章 直面问题(2 / 2)

北宋大法官 南希北庆 11957 字 3个月前

赵顼手一抬,“行了,你也不是第一次讽刺朕,如果这是肤浅的理解,那朝中大臣也都很肤浅。你就说说你那高深的理解吧。”

“是。”

张斐点点头,马上又摇摇头:“不,其实也不是高深的理解,只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此事。”

“快说。”

赵顼的好奇心还真被张斐给勾上来,这事还能有别得理解。

张斐道:“同样是酒楼,马行街的杨楼只有三十余个酒保,但白矾楼却有上百个酒保,敢问官家,白矾楼冗酒保吗?”

赵顼愣了愣,“白矾楼规模那么大,养上百个酒保,这很正常,这谈不上冗。”

张斐道:“可见冗的意义不在于多,而是在于无用。如果白矾楼那一百个酒保里面,八十个天天好吃懒做,又不做事,那才是冗酒保。但如果这一百个酒保能够创造高于他们工薪的价值,再多一百个也不冗。”

赵顼微微皱眉道:“但是酒保与官员不能一概而论。”

“当然不能。”

张斐道:“官员们都得到良好的教育,都算是人才,给他们这么高的俸禄,其实也是应该得,只是我大宋每任君主都太过仁慈,却不要求他们每个人都创造出高于自己俸禄的价值,故而才有这冗官之祸。”

赵顼道:“所以你不是要真的裁官,而是要那些闲赋的官员干活?”

“那也不是。”

张斐摇摇头,道:“其实就是给予他们一次机会,亦或者说,给予官家裁官的一个理由,如果他们能够发挥自己能力,创造出更多的价值,那自然留着他们,可若他们做不到,那就可以裁掉他们,到时也就名正言顺。”

赵顼思索一会儿,道:“这官员不同商人,他们能否创造出价值,并非那么容易判断。”

张斐问道:“官家认为税务司的官员可否创造出高于其俸禄的价值?”

赵顼立刻道:“那当然能。”

他现在对税务司爱的滴油。

真是赚钱利器啊!

张斐又问道:“官家认为公检法的官员可否创造出高于其俸禄的价值。”

赵顼也点点头,旋即道:“你的意思,将那些官员招入这些部门?”

张斐道:“这是一种思路,因为目前公检法需要大量的人力,尤其是识数认字的。还有就是王学士所提倡的理财理念,只不过王学士的目光都是锁定在大宗商品,如税、盐、茶,等等,导致王学士还忽略了一些细节。

官家还可以开设一些可以直接盈利的官署,比如说学院,又比如说面向全民的医院,这些都是百姓所需要的,能够直接产生价值。

而据我所知,许多闲赋的官员,其实都有这方面的能力,而这些能力都是可以转化为金钱的,到时他们不但可以自己养活自己,朝廷才能从中分一杯羹去。如果他们不愿意的话,那就让他们滚,官家也已经做到仁至义尽了。”

赵顼点点头,“不错,目前朝廷财政困难,故此需要赚钱,而赚钱需要人才和人力,朕不是没有人,只是没有用好他们罢了。”

“正是如此。”

张斐点点头。

赵顼又问道:“那公检法在其中发挥怎样的作用?”

张斐道:“若是直接宣布这么做,必然还是会引来许多人对官家的不满,这可能会破坏国家的稳定。公检法的作用,就是给予官家一个非常合适的理由。”

正当这时,门外响起敲门声。

“进来!”

但见一个侍从入得屋来,“启禀官家,账目已经拿来了。”

“拿过来。”

“是。”

那侍从将账目递给赵顼,便又在赵顼的示意下,退了出去。

赵顼仔细看了看近两年汴京的税入,不禁抬起头看向张斐,惊讶道:“你说得不错,这两年汴京的税入都在增加,每年大概能够增加十分之一,且其中九成增长都是来自商税。”

“那是因为汴京还未完成税法改革,到时农税还会有一波增长,不过能够持续增长,肯定还是商税,因为土地就那么多。”

“你之前就与朕说过,若将重心放在商税上面,必然事半功倍。”赵顼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张斐道:“这就是潜龙勿用。勿用不是不用,而是要被动,亦或者隐蔽的发挥自己的力量,在大家都无法感知的情况下,去改变整个局势。

而当局势已经发生改变,并且还是在向好发展,大多数人都在从中得益,自然没有理由再去阻止。

虽然现在朝中很多人还是在反对公检法,但是没有人谈论汴京的公检法。”

赵顼连连点头道:“不错,虽然弹劾公检法的大臣年年都有不少,但都是涉及到河中府和青州,无人谈及汴京的公检法。朕明白了。”

似说得兴起,淡茶也无法满足内心的激动,他又看了眼天色,强行说道:“也差不多快正午,来人啊,备宴。”说着,他又向张斐道:“今日你我必须要喝个痛快。”

……

直到下午时分,张斐才带着一张微红的脸,从皇宫里面出来。

来到马车前,龙五目光突然往车厢里面一瞥。

张斐愣了下,便是直接上的马车,掀开车帘,拱手道:“吕校勘,别来无恙。”

吕惠卿不禁苦笑道:“本是无恙,可你这一回来,我这是彻夜难眠啊。”

张斐正欲开口解释,吕惠卿马上又抬起手来,“我只是说笑的,此事确实是我不够小心,才让对方有机可乘。”

“京东东路那么大,新法又推广地那么快,吕校勘又如何照看得过来。”张斐转口安慰了一句,躬身入得车厢,向龙五道:“送吕校勘回府。”

马车缓缓动了起来。吕惠卿问道:“但是我想知道,到底是什么情况?”

张斐诧异道:“王学士没有跟你说吗?”

吕惠卿稍显尴尬道:“昨夜恩师在气头上,并未与我多说什么,不过我已经派人前去调查了。”

“原来如此。”

张斐又解释道:“其实具体司马学士也未有跟我说,他只是表示,那京东东路一定会出问题的,让我顾好青州之事。”

吕惠卿点点头道:“其实我知道青苗法在执行的过程中,是存在很多问题的,但这都是在所难免,还得需要慢慢去调整,通常来说,这是不会引发什么混乱,但如果背后有人操纵,那可就另当别论。”

他当然知道那些问题的存在,他就是要割富户的韭菜,不然这钱从哪里来,就那点点利息,哪里够看的,但是他认为,这都是在可控范围内,要知道京东东路大多数官员、乡绅可都是支持青苗法的,只因他们更排斥公检法。

但如果司马光他们暗中操纵这些问题,这就非常可怕了。

吕惠卿马上又道:“而我之所以会忽略这一点,那是因为我对司马学士了解,他应该不屑于用这种手段。”

张斐愣了愣,问道:“吕校勘不会认为这是我出得主意吧?”

“当然不是。”

吕惠卿赶忙解释:“我只是感到非常后悔,没有想到司马学士也会使这种卑劣的手段。”

张斐摇摇头道:“其实这也谈不上卑劣。”

吕惠卿问道:“此话怎讲?”

张斐不答反问道:“据我所知,许多人都在弹劾青苗法增加百姓的负担?”

吕惠卿点点头。

张斐又道:“可见他们一直都知道这些问题的存在,只是由于非常零散,故而得不到朝廷的重视,他们只需要将这些问题集中起来一块爆发,朝廷就不得不重视。”

“这倒也是。”

吕惠卿稍稍点头,“难怪司马学士当初信心满满,原来他早已经是胜券在握。”

如果胜券在握,还让我回来干嘛?张斐笑道:“好在王学士当初建议公检法青州,这一招可真是救了命啊!”

吕惠卿马上问道:“所以你也救不了青州?”

张斐道:“目前我刚刚回来,尚不清楚,我还得了解青州的具体情况,才能够做出判断。不过吕校勘请放心,如果京东东路的状况,得不到改善,我也不会去解决青州的问题,因为这对于新政太致命。”

吕惠卿道:“那如果我们能够改善京东东路的情况?”

张斐道:“那我也会想办法挽救青州的困局。王学士对我有恩,但司马学士对我也有恩情,而且公检法是基于我的法制之法,所以我只能做到利用公检法给予新政帮助,就像河中府那样。”

吕惠卿笑着点点头道:“你能做到如此,吕某已经是感激不尽。但你可有办法,解决京东东路的问题。”

张斐道:“我愿意提供帮助,但前提是,我得非常了解京东东路的情况。”

吕惠卿道:“那行,到时我得到具体情况,再来与你商量。”

张斐笑着点点头。

又谈得一会儿,马车来到吕府门前,吕惠卿便下得马车。

“三哥,我们是回家吗?”

驾车的龙五问道。

张斐似在思考什么,微微一怔,想得片刻,才道:“去律师事务所。”

“是。”

等到马车离开吕府后,张斐才吐出一口浊气,旋即自言自语地笑道:“我就是明摆着告诉你,我在吃两家饭,你又能怎么样。”

这吕惠卿表面上是来询问事情的缘由,实际上则是来试探张斐的,不过这在张斐的预计之中,毕竟吕惠卿并不知道,他曾今写过信给王安石,对他以后所怀疑,也是应该的。

张斐对此一点都不担心,毕竟他是光明正大吃两家饭,他哪怕是帮助司马光,吕惠卿也不能说什么,以前他经常帮忙,只要他不陷害王安石就行。

等到马车走后,但见一人从门内出来,真是侍御史邓绾,“是不是他?”

吕惠卿摇摇头道:“暂时看来不太像,还得看他以后的行为,不过有一点可以确认。”

邓绾疑惑地看着吕惠卿。

吕惠卿道:“就是他有办法,解决青州的困境。目前我们尚不知道京东东路的具体情况,以防万一,我们必须让青州的情况变得更加恶劣,让他也没有办法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