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九章 杯茶释乡法(2 / 2)

北宋大法官 南希北庆 11745 字 3个月前

张斐点点头道:“当然可以啊,只不过我们不是回答百姓的问题,而是让百姓观看我们与乡绅们是如何谈判的。”

苏辙眼中一亮,道:“这主意不错。”

他们这些文人,可是不惧怕公开讨论,甚至还很享受,这可是文人装逼的最佳场合。

张斐道:“我与他们的关系不咋样,这就劳烦苏小先生去跟他们联系。”

“可以。”

苏辙点点头,“我去与范老先生谈谈。”

他与那些乡绅也差着辈,不是很熟,但是范镇与那边非常熟悉。

可说道范镇,苏辙又想起什么似的,“不过最近大家都在忙于京兆府绝户田税一事,尤其是范老先生,他对此事非常上心,这事是不是急了一点,要不往后再拖一拖,等到此事完结之后,再开听证会。”

张斐道:“但是此案证据确凿,并不复杂,而那些官员动身来此,也还需要一些时日,我们不能干等着,我们皇庭今年还有很多事务要处理。”

“这倒也是。”苏辙稍稍点头,又问道:“你说他们会来吗?”

张斐笑道:“谁知道呢。”

苏辙微微一笑,又道:“那行,我就先去找范老先生谈谈。”

“有劳了。”

“应该的。”

……

苏辙离开皇庭,就顺道去往法援署,将这事告知范镇。

范镇肯定是乡绅宗法的支持派,不过他也支持这场听证会,因为张斐可不是要废除乡绅、宗法,而是确定双方的责任和义务,也就是立下明确的规矩。

经过上回那场禁令的官司,范镇也意识到这个问题的存在,当时他们确实非常尴尬,但由于责任和权利都不明确,导致那些大地主不认账,故此范镇是爽快地答应下来,帮着他们去联络那些乡绅。

而就在这期间,官府也正式对外公布全新的酒制和矿制。

从之前的榷酒制、扑买税,转变为官府入股制。

理由当然不是向公检法认怂,而是非常高大上,官府表示,由于税务司带来了总收入和自主申报制度,导致之前的榷酒制是无法有效执行,原因就是,大酒户花钱扑买下酿酒权,从某种意义上就等于是交了一笔税钱,虽然在自主申报中,是会扣除扑买中所缴纳的钱,但是在计算收入税种,还是会出现各种各样问题。

这里面不单单是直接卖酒得收入,还有许多相关利益,比如说小酒户会给大酒户返利,这算不算酒利?该不该在免税范围内。

如果没有扑买税,一切就变得非常简单,你卖酒赚得多少,那就交多少税。

为求避免大酒户受到不应该受到的损失,官府从而决定放开酿酒。

至于矿产方面,由于官府天生拥有矿业的所有权,故此官府是决定拿出六成进行扑买。

此政策一经颁布,河中府百姓立刻是欢天喜地,各种庆祝,街道上都弥漫着浓浓酒香。

真是普天同庆。

放开酿酒权,这简直就是百姓梦寐以求的,其实谁人家里不偷偷摸摸酿造一点私酒,打打口干,平时官府其实也不会管的,但这到底是违法之事,故此有些恶吏就借此敲诈勒索百姓。

喝个酒,就得担心小命不保,这日子过得可真是太难受了。

而如今再也不用担心这一点,只要灶台不超过三个,那就不算是私酒,可以尽情的喝。

对于商人而言,就更是如此,能够扑买酒税的,也就那么几家,大部分酒商想要买酒,就得受到那些大酒户的欺压、剥削,以及他们的控制。

而对于大酒户而言,虽然他们失去一定的垄断权,但是官府失去的更多,他们的自由度相对而言,就更高了,况且他们已经跟官府暗中达成协议,他们还是将确保自己一定的垄断权。

最主要还是,公检法能够确保,在他们与官府的这份合作契约中,他们享有与官府近乎平等的地位,这是非常重要的。

……

在这期间,范镇一直在与那些乡绅交涉,希望举办一场听证会,经过几日的商量,终于有了结果。

张斐快步来到厅堂,立刻向里面站着的苏辙拱手道:“方才有点事,耽搁了一会儿,让苏小先生久等了,真是抱歉。”

苏辙忙道:“无妨,我也就刚来一会儿。”

“苏小先生请坐。”

“多谢”

二人坐下后,张斐见苏辙面色怪异,似欲言又止,主动地问道:“什么事?”

苏辙瞧了眼张斐,道:“是这样的,范老先生已经跟那些乡绅谈过了。”

张斐立刻问道:“他们不答应吗?”

“那倒不是。”

苏辙道:“其实他们现在也很焦虑不安,因为他们认为公检法已经侵占他们权力,破坏了宗法制度,他们也迫切地想跟我们谈谈,只是……唉……只是他们不愿意以听证会的方式交涉。”

张斐眉头一皱,大致也猜到什么,“不知是否还有商量的余地,其实这种听证会对我们双方都好。”

苏辙摇摇头,“其实我与范老先生都希望以听证会方式进行,双方将话说清楚,但是大部分乡绅都不愿意。”

说话时,他神情略显羞愧,他也是支持宗法的,但是对方不敢这么做,显然是心虚的表现,这令他也感到很不好意思,可即便如此,他依旧还是支持宗法制度,必须确保皇权不下县,其实这里面也涉及到士大夫的权利。

“好吧!”

张斐略显遗憾地叹了口气,道:“那就按照传统方式来吧,其实我只是借机推广听证会的制度,而并非是要拿听证会要挟他们,如果以传统的方式来谈,反而对他们非常不利。”

苏辙忙道:“你可别大意,他们的最终目的,是要保住他们的地位和权力,这与公检法必然是有冲突的。”

“没事。”

张斐道:“我自有办法对付他们,你将他们都请来吧。”

苏辙好奇道:“什么办法?”

张斐摇摇头道:“我不告诉你,因为你跟他们是一边的。”

“你……!”

苏辙是好气又好笑,不禁拱手道:“我最欣赏张庭长的,就是这份坦诚。”

张斐拱手道:“我最欣赏苏小先生的就是这份理解。”

“哈哈……!”

二人不约而同地哈哈大笑起来。

既然张斐说得恁地轻松,苏辙也没有什么好说的,又跟范镇一块,将河中府大小乡绅全部约到皇庭来,共有一百来人。

不但如此,河中府的官员也来了不少,京兆府的事,他们可以不管,但这事关乎到每一个人的利益。

毋庸置疑,他们都是站在乡绅这边的,意见也是非常一致,就是一定确保乡绅的权益,极力阻止公检法介入乡里的大小事务。

对此他们也是信心满满,因为张斐可不是要废除他们的权力,而是要明确权利和义务,而他们愿意接受权利和责任,但必须要维持乡村管理制度,可不能由皇家警察来取代。

当然,这也是他们积极参与的原因,如果张斐是要废除宗法制度,那他们理都不会理。

苏辙是看在眼里,心里十分好奇,张斐到底会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因为他清楚,张斐肯定是要让公检法入乡得,而不会再像以前那样,全部依赖那些乡绅。

但这显然也是乡绅的底线,是无论如何都不能让公检法入乡,如今他们就已经对此非常焦虑。

过得一会儿,张斐终于来到大堂内,后面龙五和牛北庆抬着一张屏风。

梁友义冷冷一笑,心道,他不会是打算跟我们上课的吧。

这老头上回收税时,真是躲过一劫,原因就是这老头心眼虽小,看不起珥笔出身的张斐,但是他不是一个吝啬鬼,在名誉和金钱的抉择上,他会果断选择名誉,别看他当时四处游走,各种游说,但他自己偷偷摸摸将税全都交了,是一文钱不少,这令张斐有些失望。

张斐可不是一个大度的人,这一笔笔账这心里都记着的。

一番寒暄后,张斐便是直入主题,同时讲明自己的主张,也就是成立乡委会,同时又在屏风上画了一副乡委会与官府的权力结构图。

“官府对乡绅最为看重的,就是乡绅在救灾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故此我认为我们可以以义庄为中心,成立乡委会,而目的就是确定权利和义务,永远不能再出现,在诉讼过程中,皇庭在乡里找不到责任人,我觉得这是最为基本的。所以。”

张斐双手一摊,“如果这一点,各位都无法接受的话,那就没什么好谈的。”

直接亮明底线,可以给你们权利,但要出问题,必须得有人来承担,哪有不承担义务,却又拥有权利的美差。

一众乡绅眼神交流一会儿,陆晓生点头道:“这要求并不过分,也是理所当然的。”

其实他们也想确定,光凭道德名望,他们也管不着下面的人。

梁友义突然道:“我们可以答应张庭长的条件,但是张庭长又能否答应我们的条件?”

张斐问道:“梁老先生但说无妨。”

“就是乡法与律法的问题。”梁友义道。

所有乡绅都看向张斐。

这可是他们最为关注的一点,因为目前来看,公检法在河中府是深得人心,一时半会似乎也干不掉,那就得商量一下二者该怎么相处。

到底想法还是基于封建制度,与公检法存在根本性矛盾。

张斐道:“最近我又仔细研究过各乡的乡法,跟律法是完全互补,比如说永泉乡的乡法,里面有一条就是禁止喝酒,律法虽然没有规定喝酒违法,但也没有规定,不可以禁止喝酒,当然,从律法角度来说,喝酒是绝对不会触犯律法的。

但我想说的是,许多乡法只是当地习俗,禁止律法没有禁止的行为,很少有与律法有着直接矛盾,比如说,律法规定杀人有罪,乡法就不可能规定杀人无罪,可见后者与前者是一个补充关系。我可以完全支持乡法,只需要你们拿着来皇庭报备就行,到时若有乡民来此诉讼,我会以乡法为主。

再说那个喝酒的例子,律法是允许喝酒的,永泉乡的乡法不允许,如果有永泉乡的乡民来此皇庭告状,说乡委会因为他喝酒便要惩罚他,我一定根据乡法驳回他的诉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