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七章 全都要(2 / 2)

北宋大法官 南希北庆 13010 字 3个月前

来到马家解库铺,只见里面站着不少人,而且全都是老熟人,纷纷向他们二人打招呼。

有趣的是,跟财政有关的文吏就闷闷不乐,与财政无关的文吏就开心不已。

因为这种发薪方式,无疑剥夺了一些人的权力,但被此权力剥削的文吏自然就非常开心,以前他们去领工钱,不但要被剥一层走,顺便还得领一份人情债回去。

一个小本本,一个盖章,然后夹着十几张盐钞一块递出。

几乎是眨眼间就完成了。

快得令人是目瞪口呆。

这种效率真是官府从未想象过的。

……

皇庭!

哐哐哐!

下课的锣鼓声响起,但是这回张斐并没有急着喊“下课”,而是向一众学生道:“先跟你们说一声,今年秋季,你们可能会变得非常忙碌。”

一个学生立刻道:“老师是让我们去审案吗?”

“你平时都不照镜子得么?”

“呃……!”

那学生顿时尴尬的满脸通红。

其余学生则是埋头偷笑。

张斐又道:“下半年你们必须全部到法援署学习,而到时法援署会安排你们协助税务司,去到各个乡村,帮助百姓登记税收。”

“啊?”

“老师,我们是来学习律法的。”

“那你们知不知道,每年有多少官司是因为税收?”

学生们立刻沉默了。

张斐又道:“而如今全部改为自主申报,如果你们对此一无所知,你们往后怎么去审理这类官司,这对于你们是一次难能可贵的机会,因为在这个过程中,你们会充分明白,很多纠纷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这都是非常宝贵的经验,你们必须打起精神来,珍惜此次机会。

这也是今年的最终考试,到时你必须从法律角度写一篇有关自主申报的文章,成绩优异者,可去各地皇庭做事,成绩一般的,就得法援署那边锻炼,同时继续接受学习,不及格者,就得好好再考虑一下,自己是否适合这一行。明白吗?”

“明白。”

学生们顿时是汗流浃背,亚历山大。

“下课!”

张斐收拾好文案,便出得门去。

出得法学院,张斐便是一声哀叹,“我这老师是越当越专业,TMD,我到底是来当法官的,还是来当老师的。”

当然,抱怨归抱怨,他也明白,这是没有办法的事,因为这些课,只能他讲,除非他只想让公检法偏安一隅。

突然,一道熟悉的身影从眼前飘过。

“白班!”

张斐当即喊道。

“哎呦!是三……不,大庭长。”

白班回头一看,立刻走了过来,毕恭毕敬行得一礼。

张斐道:“老白,你来这里,怎么也不跟我说一声。”

白班苦叹道:“哎呦!大庭长,你是不知道,我们这些天忙得是昏天暗地,每天都得印刷上千份契约,征文那边天天就知道催,根本忙不过来,这不,我正打算跟他去说道说道。”

“这样啊!”张斐道:“我告诉你一个办法,可以不让自己这么累。”

白班忙问道:“什么办法?”

张斐道:“如果太累了,就将赚得钱,拿出来看看,心情会好一点。”

白班眨了眨眼,“最近咱好像还真是赚不了钱。”

现在他和洪中可不是打工人,河中府的印刷作坊,他们都是有股份,拿抽成的。

张斐笑问道:“心情是不是好了一点。”

“还真是好了一些。”白班也乐了。

“那就好。”

张斐笑着点点头,“跟征文谈过后,让他请你去酒楼吃顿好的,就说这是我说的。”

“哎!”

白班连连点头,“我记住了,我待会就去跟他说,那小子都不把我们当人使唤。”

“呵呵……快去吧。”

“哎!那我去了。”

“嗯。”

白班走后,张斐又是一番感慨,“差点忘记,我特么还是一个有钱人。对,我是有钱人啊!”

忽然,他想起什么,赶忙追上白班,“老白,等等。”

“大庭长,还有啥事?”

“你可得记得交税。”

“大庭长放心,这我早已经找征文帮我们算了。”

“严谨!很不错。快去吧!快去吧!”

白班走后,张斐便回到皇庭。

“咦?芷倩!”

忽见许芷倩站在屋檐下,往门前张望着,他悄悄来到许芷倩身后,顺着她的目光张望了片刻,“你在干什么?”

“啊?”

许芷倩吓得尖叫一声,回过头来,嗔怒道:“你这人怎么走路没有声音。”

张斐面不改色道:“我都叫了你几声。”

“是……是吗?”

“骗你作甚。”

张斐又纳闷道:“你在看什么,看得这么入神?”

许芷倩似乎突然想起什么似得,忙道:“张三,我发现一个问题。”

张斐好奇道:“什么问题?”

许芷倩道:“你知道么,一连五日,都没有人来皇庭诉讼。”

张斐道:“这是什么问题?”

许芷倩道:“以往除寒冬腊月之外,几乎每天都人来这里诉讼,亦或者无理取闹,最多也就是相隔一天,但这期间,是一个人都没有。”

说到这里,她又煞有其事地分析道:“虽说治安确实变好了,但以前来诉讼的,多半都是民事纠纷,但最近真是一个人都没有。你说奇怪不奇怪?”

张斐稍一沉吟,“今儿是初几?”

“都已经十五了,还初几。”许芷倩道。

张斐又问道:“官府那边一般是什么时候发俸禄?”

“初七!”

“初七?”

张斐沉吟片刻,笑道:“走!我带你去找答案。”

许芷倩道:“你知道答案?”

张斐不理会他,转身就往门外走去。

“你等等我呀!”

许芷倩跟着张斐来到皇庭外面的市集。

“你带我来市集作甚?”

“答案就在这里。”

张斐指着坡下的市集。

“答案在市集?”

许芷倩凝目看去,突然道:“今日的小贩好像比以往多了不少,恐怕是多了一倍不止。”

忽听得坡下传来歌声,寻声望去,但见几个大叔挑着担子,哼着小曲,离开了市集,“这时辰还早,他们怎就回去了。”

又瞧见那担子前后甩动,“难道他们的货物都已经卖完了。”

张斐笑道:“观察力还不错。”

许芷倩又偏头,疑惑地凝望着他,突然想起方才张斐问得问题,心中陡然一亮,“我明白了。这月是官府第一次借用马家解库铺发俸禄给文吏,而且发的是盐钞,他们这些官吏,自然不相信盐钞,故而就会将盐钞兑换成粮食、盐、茶等货物。”

张斐笑着点点头道:“正是如此,但同时税务司那边已经明确表示盐钞可用来交税,所以商人、百姓也都需要这盐钞交税,因为用盐钞交税,可避免其中损耗,也更为方便。

这么一来,官吏、皇家警察都忙着用盐钞购买货物,而商人也是忙着用货物去兑换盐钞。反正,不是急着花钱,就是急着挣钱,哪有工夫来这里诉讼,就算有纠纷,他们也会私下和解,这一寸光阴,一寸金啊!”

“原来如此。”许芷倩点点头。

张斐道:“故此我打算让叶祖恰也出门审案,反正那些学生得去税务司帮忙,我就可以留在皇庭审案。”

说到这里,他稍稍皱眉:“不过明年我们将会变得非常忙碌。”

许芷倩道:“逃税官司。”

张斐笑着点点头,“故此我们珍惜现在的时日,晚上多交流交流。”

……

这都是他早就部署好的,他只有今年有空闲,故此他将所有精力都投入到培养人才中,明年就不可能会有这么轻松了。

……

沉寂半年的税务司,最近渐渐变得热闹起来,门口总是排着长长的队伍。

收税的柜台也从一个增至十五个。

3号柜台后面的账房也不知道是不是陈明的亲戚,同样也是一张面瘫脸,仔细审视过地契后和户籍后,道:“二十贯。”

“是。”

那人拿出两张十贯的盐钞递过去。

拿着盐钞,仔细看了看,放入边上的钱箱中,拿着公章一盖,将地契和户籍递还给那人,“下一个。”

“这就行了吗?”

“嗯。”

账房不耐烦地道:“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