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六章 掌舵人(2 / 2)

北宋大法官 南希北庆 11646 字 3个月前

张斐安慰道:“元学士,你不知道,这欠债的大爷,你们欠这么多钱,我皇庭都不敢动你啊!”

元绛道:“真的吗?”

“当然是真的。”张斐问道:“我们皇庭要动了你们,谁来还钱啊!皇庭和那些债主都会保你,欠的越多,咱就越不慌。”

元绛想了想,点点头道:“好像是这么个理。”

正聊着,那樊正气喘吁吁地走了进来,“抱歉!抱歉!让二位贵宾久等了。”

元绛笑着摆摆手道:“无妨!你这里马上就正式开门,肯定有很多事要忙。”

张斐问道:“现在店铺里面的情况怎么样?”

樊正道:“这大多数人手,我都是从河中府招的,但是账房方面,还得从京城那边调人过来,其实第一批人早已经到了,只是最初没有想到,这买卖要做这么大,去年并没有派多少账房过来,不过第二批人已经在路上,应该也是赶得及。”

“那就行。”

张斐笑道:“那咱们就谈谈今年的合作问题吧。”

樊正点点头,立刻掏出一份契约来,递给元绛,“这是我们解库铺今年推出的田屋贷款计划。还请元学士过目。”

元绛拿到手里,掂量了一下,便呵呵笑道:“这定是你委托河中府事务所弄得吧。”

樊正瞧了眼张斐,笑了笑。

元绛看向张斐,“莫不是出自大庭长的手笔。”

张斐道:“元学士方才不是说了么,我是掌舵的,我不能让这贼船沉啊!”

元绛哈哈一笑,拿着契约看了起来。

樊正没有听懂他们在说什么,但也没有去细想,在一旁介绍道:“首先,我们必须要获得军饷飞钱的业务,并且我们解库铺还会提供一点利息,使得更多士兵愿意将军饷存入我们的解库铺,再加上提举常平司投入的货币,我们解库铺就有足够货币去进行借贷。

至于借贷方面,由于乡绅阻碍百姓来提举常平司借贷,我们就打算将钱集中在屋田交易和商贷上面。不过河中府房屋借贷,相比起京城来,还款时期是要短一些,利息也稍低一些,主要是因为河中府房屋远不及京城那么贵,同时收入也远不如京城的多,故此关于田地借贷,还款期限还要短,但利息与房屋借贷差不多。”

元绛稍稍点头,突然道:“盐债抵押?”

樊正听罢,看向张斐。

张斐道:“这是我提出来的,一旦盐债可以抵押给解库铺,那么盐债将会变得更值钱,信用更高。”

元绛点点头道:“这倒是一个好主意。”

“但是。”

张斐话锋一转,“这对于发行盐债,要求就非常高,如果滥发盐债,导致盐债贬值,官府可以赖账,但解库铺可能直接就会关门歇业。如果解库铺承认盐债,就必须给解库铺调查盐债发行量的权力。”

元绛皱眉道:“这恐怕不行,解库铺到底是民间买卖,怎能让商人去干预官府运作。”

张斐道:“但是这能确保官府卖出更多的盐债,以及能够持久下去,在关键的时候,可能能够发挥巨大的作用。”

樊正没有做声,其实他对此也是有疑虑的,甚至于并不赞成这么做,因为他也不相信官府,只不过提举常平司将会投入巨资,这才令他稍微放心一些,接受了张斐的这个建议。

如果元绛拒绝,他也不会感到沮丧。

元绛思索半响,权衡利弊,让他们看看账目,财政上就能多十几万贯的盐债收入,这倒也不亏,却道:“这老夫还得回去跟他们商量一下。”

张斐点点头,也不再多说,心想,你身为转运使,这种事应该是信手拈来,可也不能全都指望我们,又道:“既然说到这盐债,顺便就再谈谈盐钞。”

元绛疑惑地看着他。

张斐道:“如今已经取消扑买税,关于那些偏远地区的百姓,如何交税,是税务司要面临的一个问题,如果是收粮食,收布匹,再运送到城里来,这确实不划算。

但如果他们能够用盐钞交税的话,这就会让自主申报变得非常方便。而且税务司已经做过仔细的调查,那些偏远乡村,多半都是缺乏钱币的,所以,如果当地能够用盐钞当货币,那么对于这些地区商业发展,也有莫大的帮助,同时更方便税务司对那些地方进行收税。

我已经跟税务司那边沟通过,他们愿意收盐钞,到时元学士也就可以在那些偏远地区,推行盐钞。”

元绛点点头,又问道:“谁来又监督盐钞的发行?”

张斐道:“这就只能依靠检察院。”

“检察院?”

元绛双眉一轩,“是呀!差点将检察院给忘了。不过话说回来,这检察院是什么都能调查吗?”

张斐点点头道:“当然。”

元绛皱眉道:“那这检察院的权力会否太大了一点。”

张斐笑道:“检察院只是负责调查,至于有没有罪,全都是我们皇庭来判决,他们的权力也不算很大。”

“你这公检法真是博大精深啊!”

元绛呵呵一笑,又继续看了起来,突然道:“这个天灾人祸,还能款往后顺延一年?”

樊正没有做声,而是看向张斐。

张斐道:“如果不能往后顺延一年,可能就会逼得大家家破人亡。”

元绛道:“但咱们现在不是专门做地主、商人的买卖吗?天灾一般也伤害不到他们的。”

张斐点点头道:“但肯定也会有百姓前来借贷置田产,而且我预算今年可能会更多,因为新税法已经出台,二等户就不用担心,自己有了钱,要缴纳更多的税,要去担任衙前役,他们肯定会拿钱出来购买田业。

如果有这一条条约,他们甚至都不用担心,遇到天灾,解库铺会强行夺走他们的田产,这也能吸引更多人来,甚至促使其它解库铺,也都这么做,这能确保商人不会给官府制造混乱。”

元绛皱眉道:“但是官府的财政还未达到富余的地步,每一文钱都得有数,如果一年的利息,都收不上来,这肯定会出问题。”

张斐笑道:“这就是需要我们方才提到的盐债和盐钞,这才是官府救急的妙策,只要盐债、盐钞的信用得到保证,那么在关键时候,就能够发行盐债、盐钞来救命。而不需要去榨干百姓。”

元绛沉吟少许,突然笑着点点头道:“你这计划真是一环扣一环啊!”

张斐道:“并非如此,其实最终还是公检法在下面托底,维持官府的信用,这个计划才能够玩得转。不过提举常平司必须要时刻存有粮食,抵御天灾,这也是我们公检法,唯独不能给予任何支持的突发状况。”

天灾来了,大家都会显得非常渺小,这是百姓最为需要官府的时候。

如果官府不给于救助,公检法都会变得难以执行,百姓要活命,那什么都干得出来。

元绛道:“但这就需要依赖那些乡绅。”

张斐道:“上回那个禁令官司,我仔细研究过乡绅的义庄,确实是能够在危急时刻,协助官府救助百姓,也能分担官府的负担,这种合作是可以继续下去的,只是到时公检法也会介入其中,避免有人从中浑水摸鱼。”

可见现在的一切,都是基于公检法。

没有公检法,是无从谈起。

樊正就只是站在一旁,默默听着,因为这里面很多条例,都是张斐定的,他并不是非常赞成,他是一个商人,商人就是要赚钱,但是没有办法,买卖做到这层面上,他也必须依靠公检法,这其实也可以认为是他与张斐之间的一种交易,我答应你的要求,你要给我保障。

当然,今日不是要元绛来签约的,而是跟他商讨契约的细节,这事元绛一个人也不敢做主,他还得回去跟其他官员商量。

“呼……”

方才没有说太多话的樊正,此时却是是长出一口气,“这买卖越谈越吓人啊!我们还要去官府查账,这能行吗?”

“这是商业合作,为何不行。”

张斐呵呵笑道:“而且用不了多久,你就会很享受的。”

“享受?”

樊正不太信啊!

张斐道:“试想一下,动辄几十万贯的金钱在自己的指尖流动,这是一种多么爽的感觉。”

樊正笑道:“真希望我也有三哥这般魄力。”

张斐道:“这不叫魄力,而是生存,站在低处有站在低处的困难,站在高处,有站在高处的困难,那就看你怎么选择,但永远不可能奢望你站在高处,却只面临低处的困难。”

樊正若有所思地点点头,拱手道:“三哥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啊!”

“樊大!樊大!”

听得两声叫嚷,就见曹栋栋推门入得屋来,惊喜道:“张三,你也在啊!”

张斐点点头道:“过来找樊大谈点事。”

“那可真是再好不过了,不用去皇庭请你。”曹栋栋忙道。

张斐好奇道:“请我作甚?”

曹栋栋道:“为小马践行啊!”

张斐道:“小马要去哪里?”

曹栋栋道:“你咋还忘记了,不是说好让小马前往周边县城,巡视分署么。”

“对哦!”

张斐点点头道:“我差点将这事给忘了。”

心里却道,下趟乡,还要践行,你这是想酒喝吧。

樊正却道:“但是我今儿有很多事要做。”

“这事哪能忙得完,走走走,喝酒去。”

曹栋栋才不管他,直接上去,拖着樊正就往外面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