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军使周廷构站在一旁,看着刘仁赡凝重的脸色,忍不住小声提醒:“将军,周使在城下说了,只给我们一天的考虑时间。若是明日此时还不答复,他们就要全力攻城了。”
他的声音带着难掩的焦虑,目光扫过窗外空荡荡的街道——城内粮草早已断绝,士兵们靠树皮草根充饥,连守城的力气都快没了,哪里还能抵挡周军的强攻?
营田副使孙羽也上前一步,语气带着几分恳切:“将军,末将斗胆说一句——如今齐王殿下还在对方手中,紫金山五万援军全军覆没,这不是将军的过错,实乃大势所趋啊!寿春已成孤城,内无粮草,外无援兵,就算我们拼死抵抗,也撑不了几日,到时候不仅将士们白白送命,城里的百姓也会遭殃……”
刘仁赡缓缓收起信笺,将其叠得整整齐齐,放在案上。他抬头看向周廷构与孙羽,目光扫过二人布满血丝的眼睛,以及身上破旧却依旧整齐的铠甲——他们都是随他守寿春的老部下,这些日子的苦,他比谁都清楚。
“你们的意思,是劝本将投降?”
周廷构连忙摇头:“将军,末将不是劝您投降,只是……只是想让您想想将士们,想想城里的百姓。周主郭荣在信中承诺,若开城投降,可保百姓平安、赦将士之罪,这已是最好的结果了。”
孙羽也点头附和:“是啊将军!我们已经尽到了身为唐将的本分,就算降了,也不算对不起陛下。可若是执意抵抗,最后城破之日,怕是连投降的机会都没有了!”
刘仁赡沉默着走到窗前,望向城外周军大营的方向——那里灯火通明,隐约能听到周军士兵的呐喊声,透着势不可挡的锐气。
他紧握的拳头缓缓松开,眼中的坚定渐渐被挣扎取代,最后轻叹一口气道:“你们先退下吧,容本将军好好想想!”
“喏,将军!”
周廷构与孙羽离开后,沿着空荡荡的街道往回走。夜色中的寿春城格外安静,只有偶尔传来的士兵咳嗽声,或是百姓家中隐约的啜泣,透着压抑的绝望。
周廷构忽然停下脚步,转头看向孙羽问道:“孙将军,你跟在大将军身边多年,说说看,大将军待我们如何?”
孙羽愣了一下,随即叹了口气,眼神里满是敬重:“自是无话可说!只是可惜,大将军拼尽全力坚守到最后,终究还是抵不过大势,功亏一篑。”
周廷构点点头,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决心:“既然大将军待我们恩重如山,我们不能让他背负‘降将’的骂名。他是大唐的名将,一辈子都在为大唐打仗,若最后是他开城投降,史书上定会留下骂名,后世也会戳他的脊梁骨。既然如此,那这骂名就由我们二人来承担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