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2章 招降邓贤(2 / 2)

邓贤哑口无言,落门举的名字由来,就是因为此地是一处悬崖,激流下的水流像是天门。

对岸的地形也十分险要,军队渡河之后,还要翻越峭壁,一次能渡过千人就不错了。

他苦涩道:“末将欠考虑了。”

“既然如此,还不率人前去冲阵?”

“喏。”

邓贤再次接过最危险的活,领人打响渡河之战。

万幸周仓并不在,对岸驻守的是名汉军校尉,虽说在渡河时,邓贤肩膀中了一箭,但好在杀出来了,接引起大军。

五万人的渡河,纵使水域平缓也需要时间,一道命令,邓贤又杀了回来殿后,独自面对追击来的汉军。

对方足有四万人。

邓贤布置起阶梯防线,真叫他拖住了时间。

袁绍情不自禁道:“西川名将,名不虚传。”

贾诩依旧陪同在他身边,眼力还是那么好,道:“他们的防线要崩溃了。”

抬眼望去,果不其然。

此时,邓贤将麾下将领召集在一起。

“我给你们下的最后一道命令,除我的亲兵一千人外,其余人立刻跟上大部队,渡河后寻求生路。”

众将各种奉劝,邓贤充耳不闻,摇头道:

“我不能让一万弟兄在这垫后而死。”

众将还要再劝,被邓贤抬手制止。

他们根本不知道自己背负了什么。

屈身于贼,他所图的,即是张任临行前的嘱托,也是真心对五万弟兄负责。

“都不必再劝,此乃军令,带着弟兄们,平安回到家乡,若益州被朝廷收复,就顺势归汉尽忠吧。”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一片悲戚声中,邓贤目送走了他们。

随同在他身边的,仅仅剩下一千人。

看着灰头土脸的亲兵,邓贤长叹口气,若不是后主刘瑁的愚蠢,益州落入袁术手里,将士们一家老小都被拿捏,他们何至于走上这条路。

虽说他多活了段时间,但他从内心羡慕张任,能去做自己想做的事,而不是被他人束缚自由。

归降后接连的打压,连番的屈辱他能接受,能咽进肚子里。

唯独现在,因为弟兄们的未来,而浑身无力。

魏延率人包围上来,最后的战斗开始了。

邓贤上马,随时准备冲锋,但汉军并没有第一时间发动攻势。

“他们为何不进攻?”

“不知道,可能是在等其他人。”

亲兵们议论纷纷,邓贤心里猜测,汉军这是打算劝降。

他倒是无所谓,自己能多拖一些时间,益州军生还的可能就增大一分。

似乎是为了印证他的猜测,汉军朝两边散开,袁绍走马而出,盯着他们看了一会儿后,问道:

“邓贤何在?”

邓贤冷笑一声,走马而出,斜睨着袁绍,问道:“有何贵干?”

袁绍不恼他的态度,夸赞道:“西川之地,能有此忠义之士,令绍钦佩。”

“呵呵,贤乃益州微末之辈,先主若在,何有今日?”

他自己虽差点,但他自信,巅峰时期的益州,绝不会因为魏延周仓就逼的他们狼狈逃窜。

“倒是你,”邓贤反了过来,对袁绍道:“袁家能出一位袁绍,袁家之幸。”

魏延觉得此人太过嚣张,袁绍则声音放缓,道:

“投降吧,你若降还可保全益州军,否则益州军在鼠辈手中,会被我十五万大军彻底歼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