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则,自古有言,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你对此,又有何看法?”
此言一出,堂下不少学子都露出了思索或认同的神色。
“此言有理。”
一个学子低声道,“百姓懂得太多,反倒容易生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是啊,让他们听话做事便好。”另一人附和。
张仕诚捅了捅李皓,压低声音:“我觉得这话没毛病,老百姓懂什么?告诉他们怎么干就行了!”
王岚也歪着头,觉得这话听起来似乎没什么不对。
就在所有人都以为孙昀会顺着这个思路阐述,或者陷入纠结时。
孙昀却微微蹙眉,随即抬头,语气清晰而坚定。
只是一出口,就是石破天惊!
“夫子,请恕学生直言,此句流传之解,恐有大谬!”
“或为后世断句之误!”
此言一处,整个教室炸开锅!
“什么?!”
“谬误?!”
“他……他竟敢说圣人之言有谬误?!”
堂下瞬间一片哗然!
王岚惊得差点从座位上跳起来,眼睛瞪得溜圆!
狗奴才疯了!
竟敢当众质疑圣人之言?
还是如此流传甚广的名句!
张仕诚和李皓张大了嘴巴,足以塞进一个鸡蛋。
赵扶风也是一脸呆滞。
就连窗外的徐远伯,也猛地皱紧了眉头,身体微微前倾。
柳夫子也愣住了,脸色瞬间沉了下来,声音带着一丝不悦。
“孙昀!圣人之言,岂容轻侮?”
“你可知你在说什么?!”
“学生深知!”孙昀面对质疑,神色不变,反而更加从容。
他朗声道,“学生并非轻侮圣人,正是尊崇圣人有教无类之本心,才觉此句流传之解大有偏差!”
他不等柳夫子再斥责,便掷地有声地抛出自己的见解:
“学生以为,此句或应断为: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意为若民众之行为合乎道理法规,则放任其自由行事;若其行为不合道理法规,则需教育引导,使其明白事理!”
“此乃教化之真谛!彰显圣人诲人不倦之仁心!”
孙昀不急不慢的说道。
面对吹胡子瞪眼的柳夫子没有丝毫畏惧。
“若按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解,则成了愚民之策,与圣人有教无类、诲人不倦之思想背道而驰!”
“故学生斗胆揣测,此乃后世断句流传之误,曲解了圣人本意!”
一番话,如同惊雷,再次炸响在讲堂之内!
整个课堂,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
落针可闻!
堂内所有人都如同被施了定身法,目瞪口呆地看着孙昀!
他不仅质疑了流传百年的说法……
还提出了全新的断句和解释!
而且,细细一想,这种解释似乎真的更合理!
更符合他们心目中圣人仁爱、智慧的形象!
柳夫子如遭雷击,僵立在讲台上,脸色变幻不定。
时而震惊,时而恍然,时而困惑!
他嘴唇哆嗦着,反复无声地咀嚼着孙昀提出的新断句。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越想,越觉得这种解释如同拨云见日,瞬间打通了之前的滞涩之处!
这解释,比那流传了不知多少年的愚民之解,不知高明通透了多少!
更符合圣人仁政教化的核心!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民可,使由之……”
柳夫子无意识地喃喃自语,浑浊的老眼渐渐绽放出惊人的光芒,“妙啊!妙啊!如此解释,方是圣人教化之本心!方是有教无类之真义!”
他猛地抬头,看向孙昀的目光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震惊与欣赏。
甚至还有难以言喻的复杂!
这孙昀……其才学见识,其胆魄格局,竟已至如此境界?!
这等才学还在这做什么学子?
自己做他的学生还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