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谢起的目光越过众人,落在了稍远处的孙昀和王岚身上。
王岚眼圈红红的,使劲抿着嘴,不让自己哭出来。
她扯了扯孙昀的袖子,低声道:“狗奴才,谢夫子真要走了啊……”
孙昀神色平静,但眼神深处同样有着不易察觉的波动。
他拉着王岚,一起走到谢起面前。
谢起看着孙昀,没有说话,只是抬手重重地在他肩上拍了拍。
一切期许与认可,尽在这无声的动作之中。
随即,他又看向努力憋着泪花的王岚,微微一笑,带着几分调侃:“王岚,往后没了老夫督促,功课也不可懈怠,否则,到了京城我还要抽查你功课的!”
“可莫要让你身边这书童,将来在功名上把你比下去太远。”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王岚用力点头,带着鼻音:“知道了,谢夫子!我会好好读书的!您……您也要保重!”
那秉笔太监立在一旁,看着谢起与这些地方官员、士绅、乃至小辈书童,如此自然地话别,言语间透着真正的亲近与倚重,心中更是暗暗吃惊。
这位谢公,不仅谋略武功深不可测。
这笼络人心的手段也着实非凡!
难怪陛下又敬又忌!
谢起环视一圈送行的众人,目光扫过那些眼含热泪、面带感激的普通百姓。
最终对着所有人,拱了拱手,声音平和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
“诸位,留步吧。望尔等同心协力,保阳和县一方安宁。谢某,告辞了!”
说罢,他不再犹豫,转身从容登上了那辆京城马车。
车帘落下。
“起轿——!”
内侍高亢的声音响起。
车马辚辚,缓缓启动,在五百御林军的严密护卫下,沿着官道渐行渐远。
众人久久伫立,目送着车队消失在道路尽头,仍不舍得离去。
……
谢起离开后的阳和县,渐渐恢复了往日的平静。
王岚趴在窗边,看着街上熙攘的人流,忽然扭头对正在翻看书卷孙昀说道:“狗奴才,你发现没?粮铺前头再也看不见排队的人了。”
孙昀头也没抬,应了一声:“粮价稳在八百文一石,人心自然就定了。”
“何止是定了!”
王岚跳下窗台,凑到他跟前,“我爹前个儿从府城回来,说现在咱王家在青州说话,比从前有分量多了!”
“连张叔、李叔他们出去谈生意,旁人都要高看一眼。”
她说着,得意地扬起下巴:“自然了,本少爷如今走在街上,那也都是敬佩的目光。”
孙昀这才放下手中的书卷,似笑非笑地看着她:
“少爷是沾了谢公的光吧?”
“你!”王岚气鼓鼓地瞪他,伸手就要拧他胳膊,“分明是本少爷引粮入城、协助守城的功劳!再说了……”
她忽然想起什么,语气变得轻快。
“不过算你识相,知道留下来备考。你要是真敢跟着谢夫子跑去神都,看本少爷不……”
她话没说完,但威胁的意思很明显。
孙昀挑眉:“少爷是舍不得我走?”
“胡说什么!”
王岚像是被踩了尾巴的猫,瞬间跳开,“我是怕你丢了我王家的人!你一个书童,要是什么也不会就去神都,若是被人嘲笑,我这当主子的脸上也无光!”
她嘴上这么说。
接下来的日子里,读书却比以往认真了许多。
有时读到深夜,她揉着发酸的眼睛,看着对面烛光下依然专注的孙昀,忍不住嘀咕:
“狗奴才,你这么用功,该不会真想考个状元回来吧?”
孙昀从书卷中抬头,烛光映照着他含笑的眼眸:“怎么,少爷怕被我比下去?”
“谁、谁怕了!”
王岚嘴硬道,却暗自握紧了拳头,“本少爷只是不想输给你这个奴才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