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完票,一个脸上长着青春痘的小伙凑了过来。
“你刚才不是说要缝纫机票、收音机票吗,他手上有。”和林海刚做完交易的年轻人说道。
“三转一响”中的自行车和手表林海已经有了,就差收音机和缝纫机。
晚上吃完饭,听听收音机,喝喝茶,放松放松挺好的。
缝纫机给李梦洛用,居家过日子免不了缝缝补补的,她用得着。
“嗯,是么?缝纫机票、收音机票拿给我看一下吧。”林海对青春痘小伙说道。
“嗯。”
青春痘小伙应了一声, 随即掏出一张缝纫机票、一张收音机票,交给了林海。
林海凑在煤油灯下看了两眼,确认无误后说道:“缝纫机票七块,收音机票三块。”
“我不要钱,我要粮食。”青春痘小伙说道。
“也行,十斤大米。”
“这么少,大米一毛一斤,按你说的缝纫机票七块一张,收音机票三块一张,十块钱,能买一百斤大米,你应该给我一百斤米。”
“不对、不对,这是黑市,得按黑市的价格来算,黑市的米一块一斤,十块钱,就是十斤米。”
一百斤变十斤,青春痘小伙的期待落空,脸色顿时暗了下去。
“还卖不卖?”
青春痘小伙沉默着不说话,林海问了一句。
青春痘小伙想卖又不想卖,犹豫之间拿不定主意,看向了刚才和林海做生意那位年轻人。
虽然俩人年纪相仿,但年轻人看上去更加的老练。
“十斤有点少,再添两斤吧。”
“行,那就再添两斤。”
年轻人没有按市面价格,而是按黑市的价格跟林海谈,林海便一口答应下来。
林海答应后,年轻人转头对青春痘小伙道:“小海,十二斤可以了。”
“在黑市,就按黑市价格卖,一百斤不现实。”
青春痘小伙想了一下说道:“那……不在黑市卖,去市面上卖怎么样?”
听了这话,年轻小伙白了他一眼,“除了在黑市,现在谁还买你这个。”
“能在市面上卖,我们也不会来黑市了。”
刚才他就怀疑这两小子的东西来路不正,一听这话,顿时印证了自己的猜想。
缝纫机票、收音机票是非常紧俏的,俩人看着稚气未脱,从面相上看,也就十六七岁的样子。
怎么看,都不像有实力的人。
林海忙猜,票是他俩顺来的。
“那行吧,十二斤卖了吧。”
年轻人的话,让青春痘小伙最后一丝希望破灭。
点点头,答应用两张票,换十二斤大米。
“得嘞,再等等吧,我去拿粮食。”
“嗯,去吧,我俩在这等着。”
林海招呼一声, 就又骑车离开了胡同。
骑到一无人的地方,从空间称了十二斤大米,用袋子装了,回到俩人身边。
“称一下吧。”
林海把袋子交给年轻人。
跟刚才一样,年轻人先打开袋子看了一眼,随后用秤称了一下重量。
确定重量无误后,喊青春痘小伙,把票给了林海。
“得嘞,那我先走了。”
把票放进兜里,林海随口说道。
“留个联系方式吧,有票了我们去找你。”
尝到甜头以后,俩人想跟林海建立长期的联系。
林海一想,这俩人的东西是顺来的。
一次两次没被抓到,是他们运气好。
常在河边走,迟早有湿鞋的那一天。
一直在他们手上买东西,自己有很大风险,还是不要联系为好。
林海嘴巴动了动,正准备拒绝他俩的时候,忽然和俩人对上了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