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当然知道!”
“但海贸也不能全部放开,要不然很快就又会回到元末时的模样。”
“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大明的重心依然还是北方,需要海量的粮食进行北伐,一旦海贸不可控制,粮食减产,未来老四拿什么北伐?”
“所以咱觉得老四未来用的办法就很不错,由皇家组成船队出海贸易,如此一来不但不用担心粮食减产的问题,甚至还能赚取大量的金银,还有海外的货各种珍贵货物。”
朱元璋说到这里,看蓝武眉头微微皱起,他不由一顿,转变语气道:“或者说,你还有更好的既能进行海贸,赚银子,又能在完全放开海贸后,有效遏制江南士绅们改稻为桑趋势的办法?”
看老朱目光灼灼的盯着自己看,蓝武不由就咧了咧嘴。
这其实是一个无解的局面。
因为人都是趋利的,只要海贸开启,那么无论是士绅还是普通的百姓,只要有多余的田地,恐怕都是会改农田为桑田的。
毕竟这更赚钱。
但这个问题其实又很好解决。
只要把普通百姓、士绅们出海买卖丝绸能够赚的银子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之内就行了。
而这个控制的方法就是关税。
而且历史上是有活生生的例子的。
南宋之所以能够在对外战争屡战屡败的情况下,还能保证国内一片繁盛,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海贸的繁盛,以及庞大的关税。
但蓝武却并没有提及关税。
因为古人并不笨,特别是老朱这样能当上皇帝的人,更是一顶一的聪明人,肯定是知道宋朝关于海贸的政策,但他在大明建立之初依然选择了封闭海关。
显然是并不认为官方设置的关卡,真就能够杜绝走私行为。
毕竟关税越高,也就意味着走私的利润越大,当利润高到一定程度时,多的是人愿意铤而走险。
例子依然还是南宋。
“陛下,其实这是一个比赛!”
蓝武认真思索了好一会儿,这才按照自己的理解开口道:“我们要通过海贸赚取海量银子的同时,利用这些银子不断地发展生产,提高生产力,提升粮食的产量。”
“如此一来,只要我们粮食的产量每年都能增加,那么即便有稻田改成桑田也影响不大了。”
“还有一点,海外其实也是有肥沃良田的。”
“而且因为南洋地区日照充足,那里的水稻是一年三熟的,若是咱们可以把南洋地区都拿下来,当做咱们的粮食生产基地,粮食问题还会是问题吗?”
“哦……?”
“这咱倒是不知道,原来除了我华夏之外,南洋那等蛮荒之地,竟然也有沃土?”
朱元璋听到蓝武这么说,眼中精光不由一闪,脸上露出了期待的表情。
蓝武看着听到南洋那边有好地种的朱元璋立马就眼神发光的样子,不由就咧了咧嘴。
他就知道,自己只要把南洋那边的情况和老朱说明,这位最喜欢种地的皇帝陛下,立马就会从犹豫要不要下西洋,变成狂热的战争分子。
转眼,舰队就在长江之中行驶了七八天。
到二月末,船队终于驶出了长江,正式进入大海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