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蓝武自然都看在眼里。
但他很清楚自己这个时候,是不能真的去打压朱高煦的,因为朱高煦毕竟是朱棣的儿子。
别看朱棣现在一副不管不顾的样子,但若是自己真的压了朱高煦一头,即便自己身边站着朱高炽,朱棣心中肯定也是会对自己产生芥蒂的。
特别是朱高煦还是他最喜欢,也是最像他的皇子。
这种情况下蓝武自然是不能硬顶。
更何况正如他之前所说的一般,海外的利益太大了,大到如今的大明所有人一起去吃,也根本吃不完。
在原本的历史上,西方崛起之后,整个西方整整吃了几百年都没有吃完,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前,西方各国其实一直都是在合伙吃整个海外利益的。
而在大明这边,洪武朝老朱采取的堵的办法,想要把那些能够得到海外利益的东南沿海士绅都堵回来,让他们永远也吃不到。
这样东南士绅自然就无法壮大了。
而等到永乐时期,因为要持续对北方用兵,为了开源挣军费,朱棣就搞出了下西洋的大航海。
下西洋本质上就是皇家在进行的一次官方贸易。
只不过这一次的官方贸易,只有朝廷吃的满嘴流油,至于地方士绅们却是只能干看着,一点也吃不到嘴里。
这自然引起了东南沿海士绅们的集体不满,等到三杨掌管朝堂大权之后,很快就废掉了郑和下西洋,甚至还主动的收回了大明已经延伸到东南亚的触角。
为的就是把朝廷的力量从东南亚抽回来,等这一片成为权利真空之后,再用自己的走私商队进行填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这也是为何后来大明朝廷数次想要开海,都被东南沿海的官员阻止的原因,最后那位号称弘治名臣的刘大夏更是冒险一把火把整个郑和七次下西洋的水纹记录文件一把火烧了。
自此以后,大明下西洋的壮举彻底成了绝唱,反倒是东南沿海的士绅集团越来越壮大。
最终正是他们形成的那一股力量真正的毁掉了大明,也毁掉了华夏文明本来能够超过西方,先一步涅盘重生的最后一点希望。
前世很多学者研究大明历史的时候,都觉得大明的大航海会失败的最根本原因,就是朱棣没有把蛋糕做大。
他派遣郑和下西洋的举措一直都是以皇家的名义进行的,虽然这些赚来的银子最后大部分都用来北伐打仗了。
但除了他,没有人能够从中获利这也是真的。
武勋,北方士绅,各级官员,甚至都可以说是深受其害。
正因为永乐朝下西洋的举措,导致永乐年间香料的价格猛降,而朱棣这位永乐皇帝为了凑军费,还用香料当做俸禄给官员发放。
这就和老朱给官员发宝钞是一个道理,约等于空手套白狼。
官员们手握大批量香料,但香料的价格却是每况愈下,他们总不可能把香料当饭吃吧!
自然当江南文官们废除下西洋国策时,无论是武勋还是北方的文臣都全部无动于衷。
毕竟永乐朝下西洋的举措,的确也损害到了他们的利益,他们对此自然也乐见其成。
而如今蓝武要做的就是扩大下西洋、出海的人数。
无论是勋贵还是士绅、亦或者是皇族,甚至是他未来的敌人,只要是想要出海的,蓝武都愿意给他们分一杯羹。
若是整个大明所有人都把目光看向大海,对海洋有了兴趣,并且因此形成了一股潮流,那对于华夏文明来说才是真正的幸事。
这样一来,未来即便自己不在了,他也不必担心,大明再重蹈之前历史的覆辙,又变成那个封闭海贸,只有少部分走私的沿海士绅吃的盆满钵满的状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