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出国(2 / 2)

出了国门,车队立刻挂出一面鲜红的华夏红旗。

如果不把红旗挂出来,无论是华夏幸存者,还是越国幸存者,肯定以为陈帆这支车队是从最北的大鹅国来的。

毕竟所有车辆都是俄式的。

这样一来能让华夏幸存者看到,虽然可能招来越国的敌意,但目末世都到如今了,陈帆和他的队伍认为即便这个国家的正规军也不会贸然和他们这支队伍交火。

走在越国的所谓高速,跟华夏的一级公路差不多。

四车道的路面更加泥泞。

履带车的优势立刻体现,高速路上开多快现在依旧多快。

换做其他民用轮式车辆肯定经常打滑。

正因如此,路边华夏车牌的车辆抛锚数量越来越多。

几个月前官方的大迁移的时候,在后面跟随的民众得不到任何燃油以外的帮助,一旦抛锚在国外后果可想而知。

别看今天的行程很顺利,那是因为陈帆的车队绵延十几公里十分庞大,没有哪个不长眼的傻到上前招惹。

如果换做几辆车的小型车队,这时候还选择南迁肯定会遇到许多麻烦。

这一点从路上的一些情况就可以看出,但凡越国路边房子里冒烟的,路边就会出现成堆的报废车。

说明这些村庄里的人经常出来干一些杀人越货的勾当。

对此,先头部队向陈帆汇报了。

陈帆的爷爷参加过谅山战役,经常提起当初惨烈的景象。

再加上陈帆是桂省人,边境与这个国家接壤,知道这个国家的人对华夏是什么样的态度。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换做其他时候他懒得管这些闲事。

但是眼看距离计划的第一站只有50公里,到达那里的时间还早。

于是以练兵为目的的跨国肃清行动开始。

先头部队的人收到命令后,但凡路过这样的村庄或者建筑物都会驾驶装甲车靠近。

只要他们的房子里关押有华夏人的,这个村庄的人一个不留。

一直到下午四点半,陈帆的队伍提前了一个小时达到计划的第一个标点。

这里是越国河内以东的北江市郊。

陈帆也收到了武装部的汇报,剿灭了7个窝点。

跟陈帆猜测的那样,这些窝点里面都关押有华夏女性。

共计97名,其中34名在战斗中被误杀,这也是陈帆的作战方案,不允许自己的武装部成员被对方用人质拿捏。

剩余63名女性中,武装部放弃救助了15人。

因为她们经过医疗部的观测,判定这15名姿色优秀的女人已经彻底疯了。

武装部的行为,也让今天刚加入的江州市和镇南关幸存者彻底知道陈帆这支队伍是正义之师。

河内距离邕城的直线距离大约300公里,截止陈帆的队伍到这里的时候,气象组监测到这里的平均气温比邕城高了4度。

意味着越往南越暖的事实。

但即便高了4度,气温依旧将近零下62度,条件跟邕城没什么区别。

即便如此,陈帆也没打算夜晚进入河内居住。

车队有序的排队停在距离河内只有30公里的北江市,虽然越国把他称为市,但实际规模连华夏大部分的县城都不如。

从车队到这里开始,不知是北江市的人都死绝了还是害怕,没有一人一车前来询问。

车队也没有开进市区,而是在距离市区不远的一片空地。

车辆刚打开车门,所有幸存者不顾严寒,迫不及待的下车活动。

被关在密闭空间一天还真不好受,如果当初黄业兴没给他们改装投影,估计这种难受的感觉会增加几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