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少年之志(2 / 2)

“就算是解决了草原骑兵的袭扰,解决了物资问题,要想从草原上建造城池,其耗费的人力物力太大,可以说是劳民伤财。”徐允恭说道!

在他们二人看来,朱雄英年龄太小,还不知道具体情况,在草原上建城的成本太大,受益太小,根本就不值当的!

“二位所说的我也知道,我只是随口一说而已!”朱雄英看他们两个的反应,连忙说道!心里则是在想着,到时候有了美洲作物,用水泥在草原上建个城池,机关枪架在城头,枪骑兵在外巡逻,没准就实现了!

不过现在多说无益,这些东西还一个都没有呢!

但这一番交谈,他发现李景隆和徐允恭两个人军事才能都很出色,特别是徐允恭,十分有远见卓识。而李景隆看起来也不像是个草包,跟他谈兵法、军事各种东西,他都能侃侃而谈!

随即,朱雄英询问道:“两位兄长,你们都有什么志向,不妨说来听听!”

听到此话,两人都是神情一肃,徐允恭则是站起身来,端着酒杯说道:“大丈夫于世,当提三尺剑,立不世之功。我愿效汉之冠军侯,封狼居胥,饮马瀚海!”

“好志向!”朱雄英赞道,“表哥你呢!”

只见李景隆也是站起身来,说道:“为人臣者,当辅佐君王,保境安民。效汉唐之风,开疆拓土,扬华夏之威名!”

“好!”朱雄英抚掌笑道:“两位兄长志向远大,让人佩服,快快坐下!”

听罢,二人尽皆落座,对着朱雄英说道:“敢问殿下的志向如何?”

“我?”朱雄英坐在原处,仰头看向天空,说道:“古往今来,我华夏地占中原,德抚蛮夷,汉武之后,皆以汉民自居,何也!盖因强汉风采,光照后人,千年不散!但我华夏子民共遭两次劫难,令人痛心啊!”朱雄英没有回答,而是开始讲述!

“是哪两次?”

“其一为五胡乱华,我汉民常遭屠戮,遍地狼烟,致使衣冠南渡!其二为靖康之后,我华夏多遭外族所辱,江山半壁,人分四等,蒙古人不把咱汉人当人!....”

朱雄英说着,不光是徐允恭和李景隆深有感触,眼眶通红,就连在一旁伺候的加多宝和娜美也眼神落寞,似要垂泪!无他,那时候的汉民是真的苦啊!

“现有当今圣上,恢复山河,重正衣冠,可我后世子民当以此为戒,奋发图强,让后世我中华儿女不受外族欺辱,让我明人威名四海远扬,让我华夏文化光照天下!”

朱雄英说着,神情振奋,感染了徐允恭和李景隆二人,这二人向朱雄英下拜,像吴王开府那天一样,行君臣之礼,齐声说道:“我等愿随,成殿下之志!”

“两位兄长请起!”朱雄英起身扶起二人,待三人重新落座之后,朱雄英问道:“两位兄长可知道火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