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徐允恭、李景隆(1 / 2)

两人对视一眼,稍微整理一下自己的衣衫,就跟着加多宝往王府里去!

徐允恭其实就是徐辉祖,允恭是他的原名儿,为了避讳皇太孙朱允炆的字,所以被朱元璋赐名为辉祖。但现在朱允炆当皇太孙是没戏了,也就用不着给徐允恭改名字了!这人长得十分高大,今年十六岁,朱雄英目测这人至少得有一米九,而且人长得‘面如冠玉、英姿非凡’,就是妥妥的高富帅!

历史上,这人是建文帝的忠臣,在靖难之役中给朱允炆出力很多,而且靖难之后,始终没有拥戴朱棣,朱棣革去他的的俸禄还有爵位,将其圈进起来,于永乐五年病逝,年仅四十余岁。

他的姐姐还是朱棣的皇后,如果他但凡是个‘识时务’的,都不会被朱棣圈进,可见这人是个忠臣毋庸置疑!

至于李景隆,他爹是李文忠,前几天朱雄英还问过滑寿身体情况的那位!和朱雄英有实打实的亲戚,这人长得十分清秀,虽没有徐允恭高,但也有一米八左右,身形有些细长,举止十分有气度!

靖难之役中,这人可以称为是头号大功臣。但凡他的军事指挥错一点儿,朱棣都攻不进应天城!

接下来,我们一起回顾一下李景隆的神操作!

建文元年,率军五十万攻北平。朱棣对其非常轻视,命世子朱高炽留守北平。李景隆率军围困北平城并攻打!五十万大军打不下北京,期间,都督瞿能几乎攻破张掖门,却因被李景隆所忌,只得撤回,以致功败垂成。同年十一月,李景隆大败,抛弃物资,连夜撤退!嗯?

建文二年,朱允炆认为李景隆用兵不顺是因为‘权柄太轻’,授予他“专征伐”之权,赏赐黄钺弓矢。四月,与武定侯郭英、安陆侯吴杰会师,合军六十万。六十万,被燕军击败,抛弃全部辎重、撤回济南!嗯??

这两年,朱棣的兵是越打越多,短短两年,就从八百亲兵扩充到十多万(其中有朵颜三卫)。

十月,建文群臣请求诛杀李景隆,朱允炆没听!

建文四年,燕军过长江,朱允炆命李景隆、茹瑺去议和,表示愿意划江而治!朱棣拒绝!不久,李景隆与谷王朱橞开门投降,迎接燕军入城!嗯???

建文元年时,那可是五十万大军,李景隆在洪武朝的时候就在五军都督府干,跟随过傅友德这些名将北伐,朱允炆看人差劲可以理解,老朱看人可不差啊!这样一个人带着五十万大军,燕王这么放心把世子放北平?他朱高炽难不成朱文正附体?

每次战败之后,又给燕王留辎重、粮草。朱棣继位之后,给人家定义为靖难第一功臣!

嗯!实至名归啊!史书看到这里,不由得让人唏嘘感慨,李景隆真是早生了几十年,要是在英宗那个时候做臣子,君臣二人可谓是‘一时瑜亮’啊!

这人后来在永乐二年就被文武官员以各种罪名弹劾,圈进在家!你说他在建文朝干的好好的,世袭勋贵,高官厚禄,有必要当二五仔投奔朱棣吗!我觉得也没这个必要啊!

所以这段历史看着很迷,应该被改过,但是依稀可以推断李景隆要么是个智力低能儿,要么是个二五仔,要么就是一个见风使舵的两面派!但具体如何,真相已经不得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