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开海后续(1 / 2)

更在应天龙江船厂大兴土木,此处毗邻长江,直通东海,且地处京畿,人力物力调集便捷。朱元璋一声令下,全国工匠云集于此,伐木声、锤凿声昼夜不绝,一艘艘福船、广船在此拔地而起。地方市舶分司亦获准各自筹建百艘海船,而民间若有购置海船者,官府竟准予出售!

如今组织架构已经完善,还需要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许可证颁发、如何防治走私、船只定价、税务怎么收、官员的俸禄等多种方面,都需要详细的探讨,并且洪武皇帝还说了,开海是利商政策,需要加征商税,商税由以前的三十取一,改为了十取一!但就算是这样,商人也足够欢欣鼓舞了!

这场讨论持续了两个月之后,讨论已经接近尾声,各项工作都已经安排好了,就连各处的官职人选都已经定了!

最终朱元璋下达了旨意,圣旨上是这么说的:

朕承天命,御极十六载,涤荡四海,安养兆民。今开海禁,设明州、泉州、广州三港,通商惠工,以利天下!

大明子民听真:农者勤耕,商者守信。敢走私铜铁、欺蕃诈民者,枭首示众,家产充公!弃田从商、荒废本业者,杖百夺田;私通番夷、匿匪不报者,以谋逆论斩!

海外诸番谨记:天朝开海,柔远怀仁。夹带兵甲、妖书者,焚船灭货,永绝往来!劫掠边民者,朕必遣舟师犁庭,荡巢焚穴,不留寸板!

海上群盗从速:朕赦前罪,开生路。限三月内缴械登籍,领“自新勘合”,为商免赋,为工赐田;逾期不降者,杀一民诛十族,涛涛东海,葬汝无地!

布告中外,咸使闻知!

可以说,老朱说话那叫一个狠辣,这向来是他的行事风格。这份杀气腾腾的诏书一颁布,原本对商业活动心存顾虑的局面瞬间扭转。大明境内外的商人们,个个兴奋得眉飞色舞。大明的商人这下终于获得了发财的机会,谁冒着杀头的危险去走私啊!所以老朱诏书里的话被他们理解成了:只要你是商户,只要你给国家交税,除了国家管制物品,其余的东西随便卖!

国家管制物品,比如铜、铁、盐、马这些东西哪能是他们这些小百姓能接触到的,所以商人们没当回事儿!

一时间,有识之士纷纷跑到新开的市舶司衙门面前,要求定海舟,甚至急切的表示还愿意支付定钱!似乎不付这定钱,心里就不踏实。

市舶司仅靠收取这些定钱,便积累了大量资金,直接为朝廷省下了大批拨款。大明民间商业的热情高涨。海外诸国见到这样的事情更是喜出望外,拿出自己国内最好的东西,不远万里来到大明交易!

仅洪武十六年正式开海的这几个月里,就有大量的白银回流,那些被大元花出去的银子,正在慢慢的流回大明!

但市舶司的开设也不是一帆风顺的,一开始,地方市舶司长官上任之后,多受到当地豪绅的刁难,要不就是不配合市舶司的工作。市舶司提举无奈之下,请求当地官员予以协助,竟然还有很多当地官员为其庇护。当这样的奏章送到老朱面前的时候,老朱大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