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些原因之中,最为关键的或许就是第一条了。如今时过境迁,云南各处已经平定,南北勾连的隐患已然消除。
大明国力日益强盛,自洪武元年开始,就在沿海地区大力建立五大水寨(登州、太仓、定海、厦门、广州),全国上下大小战船共有一千余艘,具备了抵御倭寇的力量。由此看来,开海通商具有极大的可能性。况且,大明当下真的急需海外的白银,以充实国库,稳定经济。
光是开海与否这一问题,朱元璋便拉着朱标以及几位心腹官员,前前后后开了长达一个月的会议,进行深入探讨和权衡利弊。
最终,众人一致认为,开海所带来的利益更为巨大,而其中存在的风险不过是疥癣之疾,且有切实可行的办法予以规避。于是,开海之事正式提上了日程,只待各项筹备工作稳步推进。
三月某天下午,春风和煦,阳光普照,百花争奇斗艳,姹紫嫣红,甚是好看,朱雄英带着朱允炆出了大本堂往家里走,路上原本活泼的朱允炆只顾走路,朱雄英瞧了瞧弟弟,几次欲言又止,最终两人一路之上也没说上几句话,!
刚踏入家门,一个小太监便神色匆匆地跑了过来。朱雄英认得他,这是负责东宫门房的太监。那小太监跑到近前,先恭敬地行了个礼,才急忙说道:“吴王殿下,大门外有人前来拜见!”
朱雄英心中疑惑,转念一想问道:“来人是何模样!”
小太监回答:“很是高大,像个和尚!”
朱雄英了然,应该是姚广孝了,就是不知他怎么能寻到东宫来。他转头对着朱允炆说道:“允炆,你先去,大哥一会儿再回来!”
朱允炆乖巧地点点头,独自朝内院走去。
朱雄英随着那小太监来到大门处,果然瞧见姚广孝站在那里。姚广孝可是掐准了时间来找朱雄英的。虽说朱元璋给了他能出入宫禁的令牌,但东宫所在之地,向来都得通报太子。此刻太子并不在,姚广孝也只能在门口静静等候,而门房的太监职责所在,也不敢贸然放他进去。!
朱雄英大步迈出门,走到姚广孝身旁。只见姚广孝背着一个包裹,那包裹看着沉甸甸的,似有几分分量。在他身后十多步远的地方,还站着一个侍卫,静静地候着。
“先生前来寻我,不知道有什么要紧事?”朱雄英问道,在他看来,姚广孝想进宫来到此处,必然花了很大功夫!
“殿下!”姚广孝脸上带着笑意,随即蹲下身子,双手麻利地解开身上背着的包裹,说道:“请看!”包裹被打开,露出来里面的东西,其中有黑炭几块,其余的东西像是,玻璃?
朱雄英先拿起那两块黑炭,只见这炭表面十分光滑,带着规则的裂纹,有金属光泽,丢在地上清脆悦耳,但没有碎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