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雄英心中满是笃定,他可是一点都不怕这位小叔叔朱桂。虽说重生之后他并未习武,可他心底暗自估量,若真要动手,打倒对方应当不在话下。他嘴角微微上扬,眼神中透露出一股无畏的坚毅,似乎在向朱桂宣告,自己绝非软弱可欺。
就在两人拉开架势,剑拔弩张,眼看就要动手的时候,一道炸雷般的声音骤然响起。
“住手!”
朱雄英听到这个陌生的声音,仿若未闻,依旧紧紧盯着朱桂。然而,朱桂听到这声喝止,脸上瞬间闪过一丝极不自然的神情。他犹豫了片刻,眼中闪过一丝挣扎,最终还是收敛了自己的张狂,朝着声音的来源走去,嘴里说道:“哥!”
朱雄英抬眼望去,只见大门口走进来一位约莫十一二岁的少年。这少年着装整洁得体,一袭青色长袍,领口和袖口都绣着精致的花纹,腰间挂着一块温润的玉佩,随着他的走动轻轻晃动,举手投足间有一股书生气。他眉头紧皱,满脸怒容,正对着朱桂斥责道:“才早来这么一会儿,你就惹是生非!”
斥责完朱桂后,他又来到朱雄英身前,脸上的怒容瞬间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脸温和的笑意,和声说道:“你就是雄英吧!父皇曾跟我提起你!”
朱雄英看着眼前这人,脑海中疯狂搜索着相关信息,心里暗自嘀咕:这人是老几啊?
一时间实在难以确定,只能礼貌地答应道:“没错,我是朱雄英,不知道各位叔叔……”
“啊!” 那少年一拍额头,脸上露出懊恼的神色,说道,“你看看,我竟忘了介绍!我叫朱椿,得父皇看重,封我为蜀王!你可以叫我十一叔,这是你的十三叔,朱桂,得父皇看重,封为豫王!”
豫王?不是代王吗?朱雄英暗自回想,朱元璋的众多儿子都有改封王号的经历,自己所记得的或许是最终就藩的王号,以前他们的封号可能并非如此。
还来不及细细思索,这些人虽说和自己年纪相差无几,但毕竟都是自己的叔叔。人家都如此客气地自我介绍了,自己再装傻充愣可就显得不懂事了。于是,朱雄英微微躬身,恭敬地说道:“见过十一叔,十...三叔!”
蜀王朱椿微笑着点头,伸手轻轻拍了拍朱雄英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道:“父皇和大哥对你甚是看重,听说为了你还专门找了几个大儒做老师,你可不要辜负了他们的期望呀!” 朱椿说着,目光在朱雄英和朱桂身上来回扫视,眼神中满是关切与提醒。
朱雄英瞬间了然,这是在提醒自己,不要在这里与朱桂发生冲突。毕竟第一次上学和自己亲叔叔打起来,那传出去,肯定没有好名声!
他连忙说道:“多谢十一叔教诲!”
朱雄英心里清楚,这蜀王朱椿,在朱元璋的儿子中算是出类拔萃的。他知书达理,被朱元璋称为 “蜀秀才”。就藩之后,在四川大力倡导文风,重视文化传播,把蜀地治理得井井有条,堪称贤王。
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浑身散发着君子之风。再看那朱桂,脸上则是一副愤愤不平的模样,眼睛里还隐隐透着一丝不甘。也不知道他小小年纪,从哪里惹来的这身毛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