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戴思恭走后,朱标立刻上前一步,神色忧虑,眉头微微皱起,急切地说道:“爹,这东西太费粮食了,不知道得有多少个丰年才能让大部分百姓都用上!” 他的语气中满是对民生的关切,深知粮食对于百姓的重要性。
朱元璋神色凝重,缓缓点了点头,深以为然。他的思绪瞬间飘回到了当年那段艰苦岁月,眼神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他老朱可太知道粮食的珍贵性了,当年要是有这么一碗粮食,他朱重八还永远只是个朱重八,永远成不了朱皇帝!现在这个酒精好是好,但是和粮食安全这条红线上靠边,那就不行!
“恐怕这东西只有达官贵人才能用,平民百姓是别想了!” 朱元璋目光深邃,沉思片刻后,缓缓下了个结论,声音中带着一丝无奈。
...
三月,春光正好,微风轻拂。朱雄英还是往常一般像个小尾巴似的粘着常逸云。常逸云现在因为他天资聪慧,一学就会的特性,对他格外宽容,眼神中总是充满慈爱;可对朱怡则有些严厉,教导时神色认真。或许这就是好学生和差学生在老师眼中的区别吧!
这一天,阳光洒满东宫。
郑国公常茂递了拜帖,来求见太子妃。这本不是什么大事儿,身为太子妃的胞弟,又贵为国公,来东宫探望一下太子妃合情合理。往常这种事情,门口的看门太监连拦都不拦,但是今天有些不一样,情况有些特殊。
因为这次常茂并不是一个人来的,旁边还有一个像是医师的人。此人身形十分细瘦,虽个头不高,却因身姿挺拔,显得个头不矮。这人此刻脸上带着几分不情愿,甚至有些被强迫的感觉,但显然骨子里的修养让其并未将情绪完全表露出来,只是微微蹙着眉。
“郑国公,并不是小的不放您过去,小的是不放这个生人进去!” 小太监满脸堆笑,又是作揖又是行礼的,脸上带着讨好的神情,继续说道:“还请您不要为难小的,等通报的人传来信儿了,小的才按命令办事儿!”
常茂绝对不是很有耐心的人,也不是心眼很多的人,他见看门的人拦着他,就是不让进,顿时怒目圆睁,大声喝道:“这是来给娘娘看身体的,你们也敢拦我?” 声音在东宫门口回荡,气势汹汹。
这也就是常茂,换做别人,谁敢在东宫门口如此大呼小叫!
由于太子今天又不在东宫,消息传到常逸云的耳朵里后,她心中不禁泛起疑惑,常茂为什么没有提前知会一声,突然带了个陌生人是谁?
朱雄英听完报信人的汇报后,心中瞬间明白了过来,这个像是医师的人,应该就是滑寿。朱雄英不由得在心里感叹,不愧是国公舅舅,这人脉就是没得说,这才几个月啊,就把人给找来了!
于是,朱雄英挺直了小身板,脆生生地开口说道:“这是我让舅舅找的人,你速去放人进来,不得阻拦!” 声音虽稚嫩,却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劲儿。
朱雄英目前年龄太小,除了日常接触的人,其他人基本上不会将他说的话放在心上。所以报信人听完朱雄英的话后,不由自主地将目光投向了常逸云,眼中满是询问,想听一下常逸云的意见。
但是常逸云并不会将朱雄英当做不懂事儿的幼童来看,她深知这个孩子聪慧过人,想法常常超乎常人。所以她微笑着点点头,赞同了朱雄英说的话。
报信人见状,立刻转身,脚步匆匆,火速去东宫门口传话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