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官家怎么做,臣和殿前司的数万将士,始终站在官家一方。”
赵桓脸上露出灿烂的笑容。
这就够了!
王宗濋的能力是差了些,可他忠诚啊!
在关键的位置上,能力是次要的,忠诚才是第一位。
赵桓一副感动模样,表态道:“有舅舅的支持,朕就有了底气。朕如果主战,殿前司内部是否会有矛盾?”
王宗濋回答道:“如果发放兵饷更及时些,臣保证不会出问题。”
殿前司的禁军,很多被拖欠兵饷。
没办法,财政艰难。
当然就算有钱,也要先发文官老爷们的钱,泥腿子的钱能拖则拖。
赵桓笑道:“舅舅能稳住殿前司,那就足够了。搞钱的事情,交给朕。”
王宗濋忧心忡忡道:“官家也缺钱,能从哪里搞钱呢?”
赵桓沉声道:“大宋的财政困难,百姓也是衣不蔽体。可是大宋的官员不难,他们有钱,朕找他们借点。”
“不行的。”
王宗濋摇头道:“涉及到钱,文官们上有八十岁老母,下有嗷嗷待哺的儿子。宁肯在青楼一掷千金,也不会捐钱的。”
赵桓沉声道:“刀在朕的手中,他们说了不算,朕说了才算。朕的刀,就是王法。”
强硬的话,让王宗濋眉头一挑。
官家抗金求存,立志高远,手段更是强硬,真是又高又硬啊!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这是好事儿。
“报!”
恰在此时,一名太监进入道:“官家,李邦彦带着白时中、吴敏和徐处仁,还有耿南仲、何栗等官员求见。”
赵桓听到禀报的话,嘴角勾起一抹笑意。
说财神,财神就来了。
巧了!
赵桓坐直身体,吩咐道:“传旨,让所有人进殿。”
旨意下达,李邦彦、白时中、吴敏和徐处仁联袂进入,紧随其后是耿南仲、何栗和唐恪。
李邦彦、白时中、吴敏和徐处仁是政事堂的宰相。
耿南仲是赵桓的东宫老人。
原身宋钦宗登基后,耿南仲被提拔为尚书左丞。何栗是状元出身,担任尚书右丞。唐恪是李邦彦的人,担任中书侍郎。
三人都是副宰相。
众人站定,齐齐向赵桓行礼。
赵桓目光扫过去,在场主战的人只有何栗。
李邦彦、白时中、耿南仲和唐恪是坚定的投降派,一味地要割地赔款。
赵桓心中冷笑。
投降派吗?
他慢慢的收拾这些人,扫干净了大宋这间屋子,再和金人决战。
李邦彦是百官之首,率先站出来,拱手道:“臣等联袂觐见,有三件事向官家禀报。”
赵桓笑道:“真是巧了,朕也有事情和你们商量。”
李邦彦神情肃穆,继续道:“官家,臣要禀报的第一件事……”
“不急!”
赵桓摆手打断,强势道:“朕的事情很大很急,你忍一忍。等朕说完了,再谈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