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以我大军当下的兵力,趁乱拿下小皇帝应当不是难事.."
"何不快刀斩乱麻?!"
见徐鸿儒和陈灿宇均是对"出兵"的话题避而不谈,满脑子都想着"封王拜相"的富绅豪商们便忍不住七嘴八舌的劝谏道。
在他们看来,眼下只需将主动送上门来的小皇帝擒杀,本就风雨飘摇的朱明皇朝便会瞬间倒塌。
届时,这九州河山便当沦为他们佛国所有。
"诸位兄弟,不要心急.."
似是在酝酿着什么,脸色隐晦不定的徐鸿儒在犹豫片刻之后,终是斩钉截铁的摇了摇头,但却没有出言解释什么,只是将目光投向了丞相陈灿宇。
如今他已是御极称帝,有些时候自是要保持一定的"神秘感"。
"诸位,"得到了徐鸿儒的暗示之后,丞相陈灿宇便轻咳一声,故弄玄虚的解释道:"拿下朱明小皇帝自然不是难事,但我佛国也不能狂妄自大,蔑视朱明的九边精锐.."
提及九边精锐,高台上众人脸上的笑容先是一僵,旋即双眸中便涌现了凝重和忌惮。
大明的军备虽是废弛许久,但负责拱卫边陲的九边精锐们尚还保持着一定的战斗力,尤其是与女真建奴对视的辽镇士卒,更是威名在外。
他们虽是对官兵不屑一顾,但却不敢小觑这些接受过正规军事训练,且在军中摸爬滚打多年,战场经验十分丰富的九边精锐们。
"丞相的意思是?"很快,便有人提出了疑问。
"自然是让他们内部先乱起来.."捋了捋下巴上的几缕青丝,丞相陈灿宇脸上的笑容更甚,但意味深长的眼神却不由自主看向立于高台角落处的几名"南蛮子"。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诸位兄弟,且耐心等上几日就是。"
"如今小皇帝已是瓮中之鳖,断然逃不过我等的手掌心。"
眼见得仍有人面露不解之色,徐鸿儒便佯装不悦的轻咳一声,旋即以不容拒绝的口吻吩咐道。
自家人知自家事。
他徐鸿儒此次"举事"之所以能够如此顺利,乃至于不断攻城掠地,除了过去二十余年不断吸纳信徒之外,更重要的原因,却是离不开那些"有心人"或明或暗的帮助。
相比较这些"有心人"的帮助,曲阜的孔家和兖州城中的泰兴王府提供的帮助,几乎不值一提。
但徐鸿儒心中也十分清楚,这些"有心人"如此上蹿下跳,不断扶持自己,可不是真的相信自己能够"改朝换代",而是将自己当做棋子,与京师小皇帝对弈。
其目的,也是为了让小皇帝知难而退,收回复建税课司以及允准吏员转官等一系列政令。
眼下这个局势下,如若小皇帝真的遭遇不测,自己这棵"棋子"便会瞬间被取而代之,亦或者无情放弃。
毕竟按照朱明的规矩,一旦小皇帝有所闪失,其皇位便会按照"兄终弟及"的方式落到其幼弟朱由检的头上。
若是他没有猜错,只怕朱由检前脚登基,一直在暗中扶持自己的"有心人"便会瞬间切断向自己提供的帮助,且在南直隶梭巡的南京大营也会即刻北上平乱。
以他现有的实力,还远远无法应对这些反扑。
故此,当下他最好的抉择便是对小皇帝"围而不攻",让朱明内部自己乱起来,继而坐收渔翁之利。
他就不相信,当京师小皇帝音讯断绝的消息传回京师之后,那些隐藏在水面之下的"有心人"还能够无动于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