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虽然重感情,偏爱自己家的儿子,但是他对每个儿子也都有不同的评价,有可堪大用的,比如朱标。有擅长搞事的,比如朱樉。有孝义当头的,比如朱棡。有壮志勃发的,比如朱棣。当然,还有一大堆没出息的……
对于这点朱元璋也心知肚明,毕竟龙生九子还各有长处呢,更何况他朱元璋有二十多个儿子,他无法做到对每个人都绝对的公平,他能做到的,也就是尽量公平。而朱棣在他的心目中,都是沉稳可靠的代名词,去了封地北平这么多年,也没闹出过什么乱子。但是他的直觉告诉自己,老四不是个甘于寂寞的人,他太像朱元璋年轻的时候了,所以朱棣的心中,也一定会有野心。
朱棣这时候在干嘛呢?自然是和姚广孝一起看着朱元璋送来的公告。
“晋王朱棡平日里颇有失德,深失朕望,但是念其及时悔改,朕便罚没他半年俸禄,传令给各地藩王,望各地藩王以此为戒,以儆效尤。严守大明律令,善待封地百姓。”
朱棣念完朱元璋的公告,心里升起了无数个疑问。
“我父皇这是什么意思呢?他第一个去的就是太原,老三的地盘。而且还给老三一个不重不轻的处罚。更重要的是,他竟然传令给所有的藩王。真是让人捉摸不透。道衍师傅,你素来智慧,有什么独到的见解么?”
姚广孝此时一身黑袍,真握着佛珠闭着眼诵经,听到朱棣开口问他,他才缓缓睁眼,但是神情中也带着些许不解。
“皇上乃是集古今帝王心术大成者,他做的每一件事,就算出人意料,也都是别有深意。我只能从这封公文中读到皇上几层意思,可能并不完全。”
朱棣这时候舒了口气。
“能读到几层意思你就先说,省得我一头雾水。”
姚广孝放下佛珠,缓缓开口。
“首先,皇上第一站就去的太原,第一个考察的就是晋王。晋王或许有些小错,但是皇上并没有轻易放过。这代表了皇上的决心,一定要严格要求各地藩王。其次,所有人都知道,晋王一向与太子私交甚好,而秦王平日里却多有失德,但是皇上并没有去查秦王,反倒是拿晋王开刀了,这是不是说明皇上对皇子们的态度改变了呢……”
朱棣皱起眉头,急忙开口。
“你是说我父皇可能更偏向二哥那边?可能现在大哥有些失了势,是吗?”
姚广孝闭起眼睛,笑着摇头。
“非也,非也!燕王,我刚才就说了,皇上的帝王心术已经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又岂能那么容易看明白?不过贫僧有一个道理要说与燕王,那就是浮生万种,你所能看到的事情,也许都是别人希望你看到的事情。所以可信,也可不信。”
朱棣瞪大了眼睛。
“老和尚,你的意思难道是?”
姚广孝依旧笑着摇了摇头。
“佛曰不可说,不可说啊……”
朱棣满脸黑线。
“你这个老和尚,一到关键时刻你家佛就不可说了,到底不可说个啥!”
“你以为呢,说多了就是泄露天机,容易挨雷劈啊!”
……
二人沉默了一会儿,然后朱棣挥了挥手,再次打开话匣子。
“那老和尚,你说我父皇现在到了哪里,他下一站又会去哪?”
姚广孝干脆利落地一摊手。
“贫僧又不是皇上肚子里的蛔虫,自然是不知道的。”
朱棣再次暴怒。
“你不知道你不是能算吗?你就给我算算还不行!”
姚广孝拗不过,只好取出了龟甲和铜钱,一阵鼓捣,最后得出了一个结论。
“按照卦象来说,皇上有五成概率会前往北平。”
朱棣再次皱起眉头。
“你在哪算出来五成的?”
姚广孝摸着胡子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