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3章 资金问题(1 / 2)

第753章 资金问题

市委常委们围坐在椭圆形会议桌旁,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几分沉思与忧虑。

杨威坐在主位上,神情严肃,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打破了短暂的沉默。

“同志们,咱们都清楚,现在卫星城镇和主城区发展差距越来越大,这已经成了咱们城市发展路上的一块大石头,不搬走它,咱们往后的路可不好走。大家都说说,到底该怎么破这个局?”杨威的目光如炬,扫视着在场的每一个人。

主管经济的副市长李强率先发言,他身子微微前倾,语气中带着几分急切:“杨书记,我觉得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加大对卫星城镇的资金投入。先把基础设施搞起来,路修好了,水电通了,才能吸引企业入驻,经济才能活起来。”

杨威微微点头,目光深邃,紧接着追问:“强哥,资金从哪里来呢?单纯砸钱,能从根儿上解决产业布局和人才吸引的问题吗?这些企业为什么不愿意去卫星城镇,咱们得好好琢磨。”

李强靠回椅背,陷入了短暂的思考,一时无言以对。这时,一直低头沉思的规划局局长林晓抬起头,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清了清嗓子说道:“杨书记,各位领导,我有个想法。或许可以试试产业转移和协同发展的模式。咱们引导主城区一些劳动密集型或者对土地资源需求大的产业向卫星城镇转移,同时在政策上给卫星城镇开点‘小灶’,让两边形成产业互补的格局,您看怎么样?”

杨威眼睛一亮,坐直了身子,鼓励道:“林局长,这个思路有新意!不过,实施起来难度可不小。企业搬迁涉及到方方面面,不同区域政策怎么协调?人才怎么愿意往卫星城镇流动?这些都是摆在眼前的难题,大家敞开了说,一起想想办法。”

话音刚落,会议室里就炸开了锅,常委们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起来。

“我担心卫星城镇基础设施太差,就算企业去了,也很难正常运转,到时候不是白折腾嘛。”一位常委皱着眉头,满脸担忧。

另一位接过话茬:“还有啊,主城区产业外迁,短时间内经济增速肯定受影响,这对咱们的政绩考核也不利,得慎重考虑。”

面对这些质疑,杨威耐心地倾听着,等大家都说完了,他才缓缓开口:“同志们,咱们眼光得放长远些。短期来看,主城区产业外迁,经济数据可能不好看,但从长远发展的角度看,这是优化区域布局、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至于基础设施和人才问题,咱们完全可以同步推进。加大对卫星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同时配套出台人才激励政策,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我就不信吸引不到人才!”杨威的话语斩钉截铁,掷地有声,让在场的常委们感受到他推进改革的坚定决心。

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会议最终形成了初步的区域协同发展方案。但杨威清楚,这仅仅只是个开始,后面还有更难的路要走。

会后,杨威亲自带领工作小组奔赴各个卫星城镇,实地考察调研。在一个卫星城镇的小型会议室里,当地的企业主们围坐在一起,气氛有些沉闷。一位中年企业主忧心忡忡地开口:“杨书记,我们也想响应政策搬到卫星城镇,可您看看,这边交通太差了,物流成本高得吓人,我们的利润空间本来就薄,这一搬,怕是要亏本了。”

杨威认真地记录下问题,抬起头,目光坚定地承诺道:“您放心,交通物流问题我们一定会解决。政府会优先规划建设连接主城区与卫星城镇的交通干道,降低物流成本,给大家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您就把心放回肚子里,只要政策落地,保准让您满意!”

从会议室出来,杨威又来到了城镇的集市上,与居民们交谈起来。一位大妈拉着杨威的手,满脸关切地说:“杨书记,我们担心去了卫星城镇,孩子上学、家人看病都不方便了,这可咋办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