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7章 默方子(1 / 2)

老镇国公都这样说了,镇国公能怎么说。

只是这秘方交上去也就有讲究了。

既然是苏妍妍的东西,自然不能让她白白拿出来,该帮她讨得好处还是要讨的。

另外就是这东西是给朝廷的,自然以后是要用在那些将士身上,不能成为个令人牟利的工具。

苏妍妍看不上这生意,是因为她的原料全靠买,而且价格也定得极其便宜,让利于西北军,才让她利益微薄。

但若是这方子一旦落入某一个或是某几个世家之手可就不一样了。

他们手中可握着大周近半数的土地,完全可以自给自足。

而且,若是一旦落入他们手中,只怕这价格也会一涨再涨。

别说,奉给朝廷的方子为什么会到他们手里?

这根本就没什么可奇怪,甚至是常有之事。

大周皇帝出身草根,建国之初有众家的支撑,再者世家百年底蕴,培养出来的人才何其多。

寒门难出贵子,便是因为一些稀有的资源都拢在他们手里。

皇帝一人如何治理天下,在建国之初难免会依赖这些世家培养的人才。

如今,朝中大半官员都是出自世家。

哪怕皇帝极力培养自己的人手,通过科举选拔人才,可这哪里是一朝一夕的事。

更何况,这科举也是世家把持,他们又怎么会将那些真正有才学,但不是他们拥趸的人送到皇帝面前。

这就导致了,皇帝的政令若是得不到世家的认可,根本就执行不下去。

可以说皇权根本还是要受世家的掣肘。

这也是皇帝着急收回兵权的缘由,只有有兵权在手,他才能对那些世家动手。

但世家怎么可能看着皇帝收拢兵权,皇帝想要的东西他们也想要。

这些年可没少打兵权的主意,只可惜,英国公和老镇国公那可是跟着太祖皇帝打过天下的,有着过命的交情。

只要这两根定海神针在,他们想动兵权,根本不可能。

可一旦这两人不在了,世家绝对会想办法要从他们手中割肉。

倒不是说苏妍妍的舅舅和父亲不行,但说到凝聚力比起他们父亲到底还是差了一点。

这一点不用别人说,他们自己心里也清楚。

皇帝既想这两块柱国基石能够好好的,却也知道世家没有机会,他一样没有。

倒是让目前的局势相对稳定,也可以说三足鼎立也不为过。

镇国公府和英国公府算是同气连枝,世家拧成了一股绳,而皇权单独站一边。

只能说,还是因为彼此不够信任,若是皇帝能多信苏家和肖家一点,世家的问题早已解决。

至少,能让皇帝占有一半话语权。

苏妍妍懂得道理,肖苏两家的老太爷能不懂,只不过无力改变而已。

他们又不是没想过交还兵权,带着家人解甲归田。

可是皇帝手下并无能力的武将不说,世家还一直在虎视眈眈。

盯着兵权随时想撕下一块肉来。

一旦他们有了退意,到最后这兵权是落在谁手里可就说不准了。

可以说他们也在盼着皇帝手下能出一个得力的人。

可惜的是这代的皇子质量都不行,不是不学无术,就是心眼子比筛子还多,还一个个没用在正处。

也难怪,老皇帝担心自己死后,儿子压不住底下的人,让皇权彻底沦为笑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