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皇帝出难题,许毅献良计
许毅的态度倒是让皇帝多了几分兴致。
原本想着随便一见,瞧瞧堂弟说的人。
果然不同啊。
皇帝微微眯起眼睛,身子往龙椅上靠了靠,脸上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开口问道:“许毅,朕听闻你在民间经商颇有心得。
那朕问你,若有一年大旱,农田颗粒无收,百姓食不果腹,此时若要开展商贸,以解民生之困,你当如何作为?
且这大旱之年,物价飞涨,稍有不慎,便会引发民怨,你又如何平衡物价,保障商贸平稳?”
这问题一出,朝堂上一片寂静,众人都屏气敛息,目光齐刷刷地落在许毅身上,心中暗自揣测,这问题如此刁钻,看这年轻人如何应对。
皇帝发问,必有缘由。
答得好可能没褒奖,若是答得不如意,让帝王皱一丝眉。
那不出天黑便有人打着为帝王分忧的旗号光临许毅店铺。
购买?
强盗!
何人分得清。
可若是龙颜大悦,日后除了少数不长眼的人,谁都给几分薄面。
许毅听闻,在心中暗道了一声果然。
胡庆之不愧在皇帝身边安然待了那么多年,对皇帝的心思了如指掌。
昨日首要便是让他牢记这内容,有备无患。
他装作略作片刻,上前一步朗声道:“陛下,大旱之年,粮食短缺乃是重中之重。草民以为,可先由官府出面,开仓放粮,以解百姓燃眉之急。
同时,组织百姓挖掘井水、修缮水利,寻找新的水源,灌溉尚可挽救的农田,争取补种一些耐旱作物。”
“至于商贸方面,鼓励商人从外地运粮至灾区。
为吸引商人,可给予一定期限内的税收减免政策,降低他们的运营成本。
在物价管控上,设立物价监察官,密切关注市场动态。
对于哄抬物价的不法商人,严惩不贷,以儆效尤。
但也不能一味打压物价,需根据运输成本、粮食稀缺程度等因素,制定一个合理的价格区间,既保障商人有利可图,愿意持续运粮,又确保百姓能够承受。”
他说得有理有据,而不是假大空的泛泛之谈。
这让其他官员看他时多了几分神采。
可以啊,这小子。
乡下的小子有这见地,还真是块经商的好料子。
王瑞更是笑得合不拢嘴,不愧是我干兄弟。
他笑得不值钱,完全忘了他是钦差,而许毅现在只是个刚有功名的有经商天赋且未来不可限量的百姓。
皇帝眼中闪过一丝赞许,却又紧接着抛出第二个致命问题:
“若有奸商勾结官府,私吞赈灾物资,导致物资无法顺利发放到百姓手中,且暗中操控市场,让粮价居高不下,百姓敢怒不敢言,你又有何良策整治这乱象,恢复商贸秩序?”
许毅心头一凛,这问题直指官场黑暗面,回答稍有不慎,便可能得罪一众官员。
但,老师提醒了。
皇帝,最厌恶和稀泥的,同时,恨极了官场勾结,残害百姓的奸商。
显然,皇帝也知道,水至清则无鱼,只能当心中的美好王朝的幻想。
许毅跪下,义正言辞地说道:“陛下,此等奸商与贪官相互勾结,实乃国之蛀虫、民之公敌。
首先,应成立专门的调查小组,由陛下亲自选派信得过、刚正不阿的官员负责,彻查赈灾物资的流向,一旦发现贪污腐败行为,不论涉及何人,一律严惩,绝不姑息。”
“同时,广开言路,鼓励百姓举报。
设立举报箱,对于提供确凿线索的百姓给予重赏,让百姓参与到监督中来。在恢复商贸秩序上,除了打击奸商,还需引入竞争机制。
邀请其他地区有实力、有信誉的商人进入灾区,参与粮食等物资的供应,打破奸商的市场垄断,通过市场竞争,促使物价回落至合理水平。
如此,方能整治乱象,还百姓一个公平有序的商贸环境。”
一个经商之人敢对国政侃侃而谈,已经让不少朝臣暗自点头,对他的应变能力和见识颇为认可。
当然。
也有一些官员眸中的欣赏转成幽暗。
此等大言不惭的口出狂言,属实不知轻重。
皇帝未语。
朝堂上悄无声息。
官员等着透过皇帝对许毅的处理,来看出帝王之心。
若真听信了这小子的话,大殿里头不少人就该遭殃了。
安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