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九章 清明螺(九)(2 / 2)

不比现代社会的肉菜供应充足,大多数人都讲究荤素搭配,不是一个劲儿的吃肉了。大荣虽然繁华,可那奢靡繁华的玉宇楼阁之下,多数寻常百姓的眼中,肉……还是精贵事物,大荣最富庶的长安城寻常百姓通常都是要好几日才能食上一顿荤腥的,更别提京师长安之外的地方了。

在众人意犹未尽时发出这声感慨委实有些败兴,可关嫂子一向不是什么说话做事会观人眼色之人,这一点众人也早知晓了,是以对这败兴的话语也见怪不怪了,闻言只随口道了一句:“左右难得吃一次,晚上就有肉了。”就将话头盖了过去。

午食一顿螺狮的鲜货过后,到了暮食又是照常的红烧豚肉,一日眼看就要过去了,可偏偏临近暮食时又开始下雨了。

这一场雨的架势不比前一日的小,在公厨内做菜时还能听到外头响起的阵阵滚雷。

温明棠在做菜的间隙抽空瞄了眼外头,倒不是看外头大雨漂泊之下的雨景,雨雾那么大,便是想看清那朦胧中影影绰绰的景色也看不到。不过虽是看不到那雨中朦胧之景,地上才褪下的积水再次积了起来却是看得到的。

“到小腿那么高了。”一旁帮着备菜的汤圆同阿丙顺着温明棠的目光往外头看了一眼,说道,“要是再这般下去,一场雨接着一场雨,那积水定是一次积的比一次高。”虽积水总是会被慢慢排掉的,却也需要时间的。

温明棠点了点头,道:“我看大理寺这里的排水沟渠挖的这么深都积到小腿了,城里也不知积的怎么样了。”

大荣各部衙门不一定修建的多么阔绰、豪气,可‘实用’却是一等一的,就似那一双耐造的官靴一般。论排水沟渠挖的深,就连城中好些阔绰、讲排场的富户权贵之族都不定比得上。

衙门里都积了水,外头不用想都能猜到积成什么样了。

温明棠、林斐等人前些时日才光顾过的大宛质子王子那食肆便积了水,是以哪怕地处繁华之处,一晚上不开张损失不小,却也不得不暂且停了那食色之兴。当然,说是关门,却停的也只是楼下大堂之中的那些散客生意罢了,二楼厢房之中,照旧有歌舞、吃食助兴。

哪怕厨房里忙活的人膝盖都没入水中了,却因着贵客临门,不得不大半截身子泡在水里为贵客准备菜食。

食肆中值钱的物事早已被抬至舞姬日常起舞的高台之上了,而高台上日常起舞的舞姬此时也已出现在包厢中,为包厢中的那些子弟起舞助兴了。

高台上起舞有歌舞灯光点缀,包厢中起舞却是凑了个‘近’字,在裙摆飞舞中,随时上手将人拉过来陪着吃酒也方便。

听着食肆外头的闷雷声,包厢里喝的半醉不醉的一众权贵公子们吓了一跳,而后旋即吩咐里头弹曲、击鼓助兴的舞姬们:“大声点!再大声点,要让我等这里的吹拉弹唱之声盖过外头的雷声!”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得了令的舞姬自然不敢怠慢,手里的鼓槌用力的击打着。丝竹声奏的更响,不止包厢之内只听得到吹拉弹唱的靡靡之音,就连立在包厢外的长廊中,耳中都已只听得到那乐曲声,而听不到外头的雷声了。

揉了好一会儿耳朵,颇为不适的食肆主人——那位大宛质子王子原本要进包厢陪着谈笑的动作改为远离,往后退了几步,行至拐角处,总算是不被那些靡靡之音所侵袭,能隐隐听到外头的雷声了,这才顺手推开了拐角处的窗户。当然,外头雨帘那般密集,也看不到什么雨中之景。

不过虽是看不到什么,却听得到那雨中传来的一阵又一阵的雷声。

雷声被云雾所遮掩,声音有些发闷,可那时不时撕裂天空的一抹亮光却昭示着这雷声并不小。

“好惊雷!”自幼长在长安为质的大宛质子王子看着那一道道撕裂天际的亮光感慨道,“这么大的雷声,可惜那些包厢里的人却不想听,只想看舞姬跳舞助兴,可惜可惜!”

跟在大宛质子王子身后的是自小陪他来长安的老仆,是他那位早逝母后的心腹,此时听闻大宛质子王子的感慨,忍不住叹道:“这个天……那些人也不将家里的子侄叫回去,便这般放心人在外头乱晃?”

“在长安城里,他们家的子侄能出什么事?更遑论,这些人只是在我这里吃酒享乐罢了!”那位大宛的质子王子笑了笑,说道,“照顾我生意时,是特意派了人过来敲打过我的,我也给了回应,除了正常的酒水,也不曾给五石散这些事物,更不曾引他们去赌,至于舞姬……我这里的也是知根知底,自幼养大,吃过那些不能生育的汤药的,他们自是放心。”

“更何况,我若是没记错的话,方才那几家……他们家长辈的心思眼下怕都在长安城外的海市蜃楼之上了,哪里还有工夫管家里的子侄大雨出来鬼混?”大宛质子王子回头对身后的老仆笑了笑,道,“他们生怕水淹了那法不传六耳的好地方,正敦促那些收钱的工匠雨一停便赶紧去放水,顺带修补那被河水侵蚀的楼阁呢!”

“原是担心造的海市蜃楼被水龙王冲塌了。”身后两个年迈的老仆听到这些话,面色亦变得复杂了起来,“我等原先还以为他们担心的是人呢!”

“两畔的渔民都迁走了,哪里来的人?”大宛质子王子笑着说道,“花了这么大的价钱造的蜃楼之景,当然不能因为几条贱民的性命而生生毁了,为那两畔渔民重新寻个地方安置比起蜃楼的造价来实在是不值一提的。”

两个老仆这才恍然,只是虽恍然,看了眼包厢中几个捂着耳朵不听雷响只听乐声的富贵公子,却还是忍不住说道:“对这些人来说,长安城当真是繁华如梦的好地方啊!”

虽来大荣十几年了,也学了不少中原词汇与文化,可到底不是自幼长在大荣的,哪怕努力学了,可用起这些半道学来的中原词汇来终究是不大贴切的。

大宛质子王子听到两个老仆这般形容忍不住笑了起来,纠正两个老仆道:“‘繁华如梦’这四个字可不能这般用,仔细让那些人听了,怪罪你等咒他们,这词可怪不吉利的。”顿了顿,不等两个老仆问,便主动解释了起来,“因为那梦也好,蜃楼也罢,虽美,却是假的,虚的,不真不实自迟早有坍塌的一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