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七章 出场(1 / 2)

攀金枝 萨琳娜 7483 字 12天前

在京城,小小一个落魄世家子,本不会被人关注。

但,若他的前妻是宠冠后宫的贵妃,他的女儿是琅琊公主,情况就不一样了。

“不好了!出事了!”

“王郎君,崇仁坊的王郎君摔倒了!”

“府医!快去请府医!”

“快!快去禀明相公!还有公主府,派人去通知公主府!”

随着某人“砰”的一声落地,清雅高贵的聚会,立刻变得鸡飞狗跳、兵荒马乱。

亲自跑来迎接王廪的韦谦,直接傻了眼。

“什么情况?不是说王廪已经大好了吗?”

“不过是走了几步路,身边还有奴婢服侍,怎么就、就——”一头栽了下去?

突如其来的变故,让韦谦目瞪口呆,完全不知该如何应对。

他这一怔愣,就忘了控制场面,约束奴婢。

奴婢们便失控了,他们惊慌之下,或是惊呼,或是喊叫,或是奔逃。

场面顿时乱了起来。

许多前来参加清谈的宾客,原本三三俩俩的散落在偌大的别院里。

听到动静,便纷纷围了过来。

“发生何事?为何如此混乱?”

“我恍惚听到有人说,出事了?出了什么事?”

“王郎君?那个王郎君?”

“崇仁坊王家?可是宫里那位的‘义兄’?”

众人凑到一起,指指点点,嘁嘁喳喳。

有耳朵灵通,消息更灵通,主动将自己所听所知,分享给身边的人。

宫里那位?

天下第一美、受宠十年的姜贵妃?

她的传奇故事,可是坊间最被人议论的经典段子啊。

还有那王廪,无数人虽不齿他的行径,可又有许多人暗地里羡慕——

献妻媚上又如何?

在战乱的年代,他不但保住了自己的家族,还继续享受着荣华富贵。

名声什么的,在切实的利益面前,也没有那么的重要。

只要自己不在乎,所谓流言也只是不关痛痒的乱吠。

功名利禄,听着市侩,这群前来参加清谈的文人们似乎百般不屑。

事实上呢,若他们真的超凡脱俗,视名利如粪土,他们也不会来韦家。

隐居深林、寄情山水,那才是真的淡泊名利、不染世俗呢。

这些人,基本上都是既要又要。

表面比谁都清贵、孤傲,骨子里却追名逐利、趋炎附势。

“对了,周兄,我记得你也是沂州人士,可认得这位王郎君?”

宾客们议论不已,其中便有人想到什么,好奇的询问自己身边的某位“好友”。

一身紫色圆领襕袍的周既明,头戴黑色的软脚幞头,腰间系着玉带,玉带上挂着荷包、玉佩等饰品。

配上高挑的身形,端正的五官,让他看着像极了贵公子,而非什么河东乡下来的田舍奴。

不到两年的时间,周既明已经实现了阶级跨越。

他从里到外,都有了脱胎换骨的变化。

他已经与康宁郡主定亲,只等过些日子家人抵达京城,就会举办昏礼。

虽还没有最终完婚,但在京城的贵族圈子里,大家已经知晓:

新晋才子周既明,是平宜长公主的女婿。

啧!

一步登天啊!

本是卑贱的田舍奴,凭着些许才华,以及不错的外貌,成功俘获了康宁郡主的芳心,继而——

就在今年春天,平宜长公主亲自举荐,周既明入了大理寺。

一介庶民,没有家族,没有通过科举,却能一跃成为朝廷命官。

开局就是从五品啊,就连许多世家子都没有这样好的运道。

“这就是娶了好妻的便利。”无数人羡慕。

“哼,有什么可夸耀的?吃软饭罢了!”亦有人鄙夷中带着羡慕。

不管旁人如何非议,周既明却坚守本心——

他就是要入朝堂、居高位。

吃软饭怎么了?

上辈子,他倒是有骨气,为了彰显自己的傲骨,放弃了攀附贵女的机会。

结果呢,几十年蹉跎,一生郁郁不得志。

慢说光宗耀祖了,就是他自己,也是个可耻的失败者。

重来一次,他坚定的选择了另一条路——

凭妻好助力,送我上青云!

不过是些许眼红之人的嫉妒,周既明全然不在意。

不说他已经享受到的富贵,以及握在手中的权柄,单单是今日韦家的清谈,若是他没有娶得好妻,他都没有资格踏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