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0章 方卿别误会,朕只想借鉴治国之道(1 / 2)

楚昊句句用事实说话,驳得方承运哑口无言,面红耳赤。

同时,他也对之前毕生所学产生了浓浓的疑惑。

是他以前滨那些东西过时了,还是楚昊太过能言善辩?

肯定是楚昊巧舌如簧!

仅一瞬之间,方承运就坚定了信念。

只是,凭他自己一人,恐怕还真驳不过楚昊。

他不行,不是还有辅国公吗?

可当他朝对面看过去时,却发现慕容药师精神不振,才三十来岁的年纪,似乎一下苍老了许多,根本别想指望他为自己出头!

就在方承运进退两难之际,龙椅上的女帝终于发了话。

“两位爱卿说的都有道理。”

“方爱卿博学多识,处处以社稷为重。”

“安国公同样忠于本职,想方设法为朝廷为朕分忧。”

“至于安国公这份工匠城方案嘛……朕回去之后会详加考虑之后再决定。”

“另外——”

说到这里,女帝深深看向楚昊,“朝堂毕竟是议政之地,安国公日后理应谨言慎行,不可再随意言语羞辱同僚。”

楚昊连忙认罪,“臣知罪,臣谨记陛上教诲。”

转过身来,又对方承运拱手施礼,“适才本官言语失当,失礼之处,还望方大人海量汪涵。”

见楚昊主动承认错误,方承运心里舒服多了,还了一礼,“楚大人客气了,都是政见之争而已。”

退朝之后,女帝这次把方承运单独叫到了御书房。

“方爱卿,朕能登基成为大隋国君,安国公居功至伟,而且方爱卿在南夏时相信也应该听说过安国公在南夏朝廷的功绩。

此人才能出众,只是偶尔言语无状,这方面还望方爱卿体谅一二。

不过,朕仍然记得很清楚,早在长山郡一战结束时,安国公曾当众说过一句话。

大隋以情义立国。

这是我大隋根基所在,大隋自朕而下,君臣一体,上下一心,重情重义。

因为这情义二字,我大隋虽然国力贫弱,疆域不大,却能屹立于中原而不倒,面对契丹铁骑而不惧。

因此,朕希望方爱卿千万不要因为朝堂上一点争执,就对安国以怀恨在心。

当然,朕也会找机会劝说安国公,要他日后注意朝堂上言行举止的。”

方承运闻言,更加深切体会到了楚昊在女帝心中的地位之稳固,感慨道,“陛下所言,让老臣深感羞愧,同时也为安国公那句情义为大隋立国之基而欣慰。

老夫之所以并上渡江而来,正是看到我大隋君臣上下一心,早晚必能统一中原,才欣然投效的。

安国公早在南夏时就官声显赫,民间对他评价更是极高,老夫岂能因为朝堂上一点政见不和,就对安国公怀恨在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