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承运也很郁闷。
楚昊在南夏为官时,他根本没有和楚昊有过任何交集,甚至朝中他的学生董全至今还把楚昊当成偶像一般,真要论起来,他和楚昊关系应该更亲密一些才是啊……
而楚昊在南夏盛名远播,再加上他的学生董全每每给他写信,都对楚昊官风和为人赞不绝口。
因此,方承运才在招义县并入大隋版图后,怀着一腔热血赶来大隋效力。
可以说,他能在暮年赶来大隋出仕,很大一部分原因还是因为楚昊呢。
结果没想到,开年没两天的早朝上,竟然遭到了楚昊正面硬怼,不郁闷才怪呢。
“哼!依学生看,安国公就是仗着他在朝中地位尊贵,又得到陛下恩宠,这才肆无忌惮的对恩师不敬,说不定是怕恩师将来威胁到他在大隋朝廷的地位呢,与其这样,不如咱们离开算了,何必受这份窝囊气呢!”
“没错!以恩师之才,无论是在南夏还是北燕,必定会受到隆重款待,总比留在大隋这里受气的好。”
“不对不对,纵然恩师受了些委屈,但我们也不能就这样离开,否则岂不是怕了安国公?
安国公虽然地位尊贵,但恩师同样德高望重,不然陛下也不会以吏部尚书对恩师委以重任了。
虽然安国公对恩师不友好,但安国公在朝中也不是没有对手。
今天大家不是也看到了吗?
当朝宰相慕容大人就一直和安国公意见相背。
而且早有传言,慕容相和安国公在朝堂上公然反目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
安国公地位不俗,总比不过慕容相吧?
何况慕容相同样也是国公,地位还在安国公之上呢。
有慕容相和咱们同仇敌忾,还怕斗不过安国公吗?”
听着众学生的议论,方承运最终挥手制止道,“咱们虽然初来乍道,势单力薄,但不能因为在安国公面前受了一次挫折就此沉沦!
老夫带你们过来,是真心想辅助大隋女帝陛下建立一个强大的帝国,同时也想让你们在大隋展露自身才华,不枉追随为师一场。
若因为安国公无容人之量就此退缩,岂不是让人贻笑大方?
刚才子俨说的很有道理。
安国公在朝中虽然话语权很重,又深得陛下宠信,但朝堂上仍有制衡他的力量存在。
今天早朝上,不仅老夫反对和大庆帝国结盟对付契丹,辅国公同样也执同样意见,老夫与这位闻名天下的名臣还颇有意气相投之感。
有他与老夫共同应对安国公,还有什么好担心的?”
“没错!还是恩师远见卓识,比起名气,辅国公可一点也不输安国公。
只要恩师和辅国公联起手来,安国公日后在朝堂上,将再无作为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