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片刻,吕慧终于开口。
招义陷落的责任,他没法儿辩驳,朝中众臣已经给他定了性,就连永昌帝都对他表达了强烈不满。
“启奏陛下,招义县失陷太过突然,但也必须尽快派兵过去,以免事态扩大。”
永昌帝皱眉道,“短时间到哪儿派那么多兵力过去?”
南夏兵力是不少,但相当一部分兵力掌握在世家门阀手上,紧急情况下能够抽调过去的兵力着实有限,除了其他边境地区的兵力不能动之外,就只剩下京营附近的守备兵力了。
要想夺回招义,非十数万兵马不能成事啊!
吕慧:“陛下,可把驻扎在霍丘一带的兵马调到招义附近。”
“霍丘?”永昌帝急道,“一旦动了霍丘的兵马,万一颖上有异动怎么办?”
吕慧摇了摇头,“如今我大夏最大隐患不是颖上,而是已经吞并了招义县的大隋!
而且这次大隋突然南下并吞招义,颖王府同样会极为紧张。
试问,一旦大隋对我大夏大举动兵,颖王府还能独善其身吗?他同样会有兔死狐悲之忧。
所以撤掉霍丘的驻军,不但能解招义之危,同时还可以向颖上示好,两全其美。
另外,招义失陷,能不能夺取回来放在一边,但朝廷必须有所行动,以展示我大夏守土保国的决心,同时也可防止大隋野心继续在我大夏扩张。
为此,臣愿意亲赴颖上,向颖王府陈明利害,共同抵御大隋南侵。”
永昌帝闻言大为欣慰,“吕相刚刚回京,朕实在不忍心让人太过劳累啊。”
这话听听也就算了。
吕慧当即回道,“为陛下分忧,乃臣份内之事。”
尽管吕慧提出了应对之策,但朝堂上君臣对后续事态发展,依然一片悲观。
“另外,马上就要年关了,这个季节哪怕是大隋,应该也不至于急着动兵南下。
但为了以策万全,臣建议,派出使臣秘密前往契丹,联合契丹一同应对大隋的威胁。”
联合契丹?
此言一出,不仅永昌帝愣了,群臣更是反应极其强烈。
“启奏陛下,臣反对吕相提出的建议!”
礼部尚书莫怀德第一个站了出来,怒视着吕慧。
“契丹乃我中原汉人共敌,几十年来一直在北方残害中原百姓,如今吕相却提议与这番邦蛮夷结盟,实为汉贼之举。
且不说这样做会不会起到制衡大隋的效果,万一事泄,必会受到所有中原百姓共同唾弃!
吕相之举,实为掘我大夏气运的断根之举,万万不能答应!”
紧接着,吏部尚书季永图,户部尚书吕不凡等人同仇敌忾,相继附议。
永昌帝也觉得这个提议太过疯狂,无奈看向吕慧,“吕相,你也听到了?”
吕慧不为所动,沉着应对,“陛下误会臣的意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