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和当地民众‘打成一片’的鬼子驻军(1 / 2)

随着第212师的不断出击,参与三股围攻的鬼子部队不断遭受打击,大量像古井二郎这样的俘虏产生了。

这种情况为新成立的直属于张弛的情报处带来了丰富的情报资源。

在这些俘虏中,除了那些与本次战役直接相关的军事信息外,情报处还通过‘大记忆恢复术’收集到了许多看似无关紧要的日常细节。

例如:扶桑部队的日常训练强度如何?实弹射击每月几发?几日一操?

扶桑本岛的状况怎么样?‘米骚动’还在持续吗?

勃固部队驻扎地附近的物资补给是否充足?

这些看似平凡的琐碎情报中,却隐藏着至关重要的线索。

而其中最令人关注的两个发现是:第一,鬼子士兵的伙食极差,大米供给量严重不足;第二,军中新兵的比例大幅上升,尤其是学生兵。

这两点透露出的信息十分关键——扶桑的战争潜力正在迅速衰竭,鬼子的日子长不了。

粮食短缺意味着其自然资源已经无法维持前线部队的基本需求,而大量征召学生入伍则是人力资源枯竭的另一个明证。

要知道学生才是一个民族的未来,鬼子疯狂的征召学生入伍意味着鬼子已经开始穷途末路,放弃未来只图现在了。(44、45年开始连文科大学生都被抓入伍去开神风飞机了)

其中最引起大家关注的就是以下两点——‘伙食非常差,大米的量很少’,‘新兵很多,尤其以学生居多’。

对于张弛这样的穿越者来说,这些情报不过是印证了他对扶桑国内困境的判断。

但对大多数212师的指挥官和士兵而言,这却是一针强心剂。

尽管他们都抱有与鬼子奋战到底的决心,但对于是否能够取得最终胜利,他们心中仍有疑虑。

现在,鬼子连学生都不得不拉上战场的事实,不仅暴露了扶桑的虚弱,更为整个 212 师的士气注入了一股新力量。

-----

只是,在勃固这样以水稻为主要种植作物,能够一年三熟的地区,为何古井二郎这样的鬼子兵最终沦落到了连足量的大米都没得吃的境地?

这是因为扶桑大本营早已制定了严格的资源分配计划:荷属东印度负责提供石油、印支半岛三国负责提供粮食、暹罗负责提供橡胶、而勃固则被指定为棉花的主要生产地。

于是随着扶桑占领军所推行的“军事化农业”政策,勃固农民被强制命令挖掉地里已经播种的水稻,改种棉花等经济作物,以支持鬼子的战争机器。(大明王朝的改稻为桑?)

而正是这一政策直接导致了本地粮食生产的崩溃。

此时正值12月,勃固本应是雨季稻稻谷丰收的季节,然而鬼子控制的区域却发生了大面积的粮食减产情况。

另一方面,张弛控制区内的稻米处处丰收,与鬼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在本地粮食减产,海路运输被盟军潜艇破坏的双重打击之下,鬼子的部队也终于闹起了粮荒,饥肠辘辘的鬼子兵也不得不多吃一些芋头、木薯、甘薯和马铃薯之类的薯类食品来填饱肚子。(意外吧,勃固很多地方除了水稻其实也种植薯类)

那么按照鬼子的传统思路,缺粮食就要下乡征粮。

然而一旦鬼子撕下伪善的面具,开始祸害老乡后,本来他们所打造的帮助勃固人赶走约翰殖民者的‘解放者’人设立刻就崩塌了。

这使得勃固南方地区本来还算平稳的治安状态急剧恶化,勃固农民和鬼子之间的矛盾达到了顶点。

包括乾人在内的勃固各族人民很快在物理意义上和当地的鬼子们‘打成一片’。

随着张弛不断趁机向各路抵抗组织提供军火和给养,分队级别的、携带有轻机枪的鬼子征粮队开始发生‘神隐’现象。

十几头派往村庄征粮的鬼子在光天化日之下就会消失的无影无踪。

而更大规模的鬼子下乡倒是安全了,然而出动大部队却需要配发额外的‘作战分’口粮。

讽刺的是,鬼子长官们很快发现大规模征粮队出动,消耗的粮食比收获的还多。

最终,恼羞成怒的寺内寿一只能把一切的问题都归咎于张弛,寄希望于通过消灭张弛的部队彻底肃清勃固的抵抗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