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门来诊病的都是穷人,就是有些能买的起药,也要哭穷几句,不愿给诊金药费啊。
这般下来,开业三日,不但没进账,不但没赚钱,反倒搭了几十两…
他突然对药铺的前景,很是担忧。
方家众人都惦记药铺如何,毕竟这是闺女生完孩子后,想要做的事,也是闺女安身立命的根基。
结果,听说方老二为了患者太多,送药太多而抱怨,从赵金莲到王氏,一人送了他一个大白眼。
“这是积德的好事,旁人找还找不到你,你倒是为了几两银子这么抱怨。”
赵金莲第一个支持闺女,“我这里出一百两,送去药铺舍药,多救几个孩子,也是给咱们家里积福了。”
“娘,我也出二十两。”
“我也是。”
王氏和刘氏也是紧跟着,“这是好事儿,更何况还是妹妹的药铺。
再说了,这是扬名的时候,以后消息传开了,药铺生意自然好了。”
方老二哭笑不得,被修理的老老实实接了银子,早出晚归,及兢兢业业打理药铺。
方圆儿同刘大夫义诊结束,又开始在各个村子间走动。
有人慢慢就认出了她的身份,私下也提起当初那件“丑事”。
但如今,众人说起已经完全变成了同情和怜悯。
毕竟一个女子遭遇了那样的事,还能自学医术,开药铺义诊为孩童们解除病痛。
这是多心善,多坚强啊。
更何况,孩子是所有家庭的希望所在,孩子恢复了健康,就分外的感激。
有些妇人抱了孩子,甚至为当初说过的闲话儿道歉。
更有些人家,因为孩子病愈,挎了篮子,顶风冒雪到方家大院道谢,送上一串干蘑菇或者一些农货儿。
不论贵贱,总是一片心意。
方家上下更是因此高兴之极,赵金莲甚至偷偷抹了眼泪…
日子过得飞快,很快就是腊月中了,药铺里终于终于有人拿了银子来买药。
若是家里在附近,刘大夫都要去看看病症。
若是家里远的,药铺也仔细写了成药的用法用量,对应的症状。
又让买主写下因为用法用量错误,导致的错误,药铺概不负责。
这般之后,才会售卖。
虽然有些麻烦,但康宁药铺的成药,药效确实非常好,家底富厚的人家,都买一些,放到给远方亲人的节礼里。
倒是让药铺的生意,迎来了一个小高峰。
而方家的年礼里,自然也少不了这些。
郭荣一年在京都和金河县之间最少走三趟,端午中秋和过年。
基本同路的商队,他都熟悉了。
这次,他带了花二和花三两个,照旧赶了两辆马车到京都。
不必说,路上吃了不少辛苦。
但见到做官的三爷,还是让他们分外高兴。
方玉一身七品官袍,按理品级最低了,但穿在他身上,却极是端方,神色间的稳重和正气,让人见了就敬三分。
大考之后,进了吏部当差,他就买了个小院子,搬出了辛家。
这倒不是他忘恩负义,也是辛先生的决定。
朝廷中,严禁结党营私,虽然人人私下都有几个前朋好友,怎么可能不走动。
但明面上,还是要避讳几分。
这次,郭荣带了马车就直接到了挂着方府的小院子。
吴嫂子简直欢喜坏了,做了一桌儿的好饭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