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冀鲁野战军西路大军一路势如破竹,如同一股钢铁洪流般直接进攻到聊城城下。两个纵队共四万人,在炮纵、坦克师和装甲师的紧密配合下,展现出了强大的战斗力。
侦察部队迅速行动起来,他们小心翼翼地靠近聊城,认真观察着鬼子的防御部署。
侦察兵们利用各种隐蔽手段,潜伏在聊城周边的草丛、树林和废墟中,用望远镜仔细观察着城墙上的动静、敌人的火力点分布以及城外的防御工事。
他们将收集到的情报详细记录下来,为后续的战斗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此时的聊城,日军深知此地的重要性,早已做好了严密的防御准备。此时,聊城驻守着三万日军,为日军第 112 师团和101旅团,师团长是山田一郎少将。
城墙上,日军士兵如临大敌,紧张地来回巡逻。他们的眼神中充满了警惕,手中紧紧握着武器。
每隔一段距离,就有一座机枪碉堡,黑洞洞的枪口对准城外,随时准备喷射出致命的火舌。
城墙上还布置了大量的迫击炮和掷弹筒,形成了交叉火力网。
城外,挖有深深的壕沟,壕沟内布满了尖锐的木桩和铁丝网。这些障碍物不仅可以阻挡我军的进攻,还能给我军造成巨大的伤亡。在壕沟后面,日军设置了多道铁丝网,形成了层层防御。
此外,日军还在城外的关键位置部署了反坦克炮和地雷,以应对我军的坦克进攻。
山田一郎深知我军的强大实力,他制定了一系列防御战术。
他将部队分成多个小组,分别负责城墙防御、城外阻击和城内巷战。在城墙防御方面,他安排了大量的机枪手和炮手,形成密集的火力网。
同时,他还设置了观察哨,随时掌握我军的动向。在城外阻击方面,他部署了反坦克炮和地雷,试图阻止我军坦克的进攻。在城内巷战方面,他组织了敢死队,准备在我军攻入城内后进行顽强抵抗。
在城内的日军指挥部里,指挥官们面色凝重地商讨着防御策略。
“支那人的攻势很猛,我们必须死守聊城,不能让他们得逞。” 一名少佐语气坚定地说道。
“加强城墙上的防御,增加火力点。同时,要密切关注支那人的动向,随时准备应对他们的进攻。” 另一名中佐补充道。
日军士兵们虽然心中充满了恐惧,但在指挥官的严厉命令下,只能硬着头皮坚守岗位,他们深知一旦聊城失守,后果将不堪设想。
下午三时,战斗打响。
随着进攻命令的下达,我军对聊城的攻击正式开始。
天空中,P - 51 “野马” 战斗机和 P - 38 “闪电” 侦察机率先出动。
P - 38 “闪电” 侦察机在高空盘旋,为地面部队提供准确的情报。
P - 51 “野马” 战斗机则低空穿梭,用机炮对城墙上的日军火力点进行扫射,为后续部队的进攻扫清障碍。
紧接着,5000 架 B - 29 “超级堡垒” 轰炸机呼啸而来,它们在高空排成整齐的编队,如同一片乌云笼罩在聊城上空。
随着指挥官的一声令下,轰炸机群投下了无数枚炸弹。炸弹如雨点般落下,在聊城城内引发了一连串的爆炸。
火光冲天,硝烟弥漫,日军的防御工事在炸弹的轰炸下纷纷被摧毁。
地面上,各种火炮齐声轰鸣。
1 万门火炮包括 75mm 山炮、75mm 野炮、M2 式 105 毫米榴弹炮、M1918 式 155 毫米榴弹炮和意大利炮等,同时向聊城开火。
炮弹呼啸着飞向城墙和敌人的阵地,将城墙轰得千疮百孔。城墙上的日军士兵在炮火的打击下,死伤惨重。
BM - 13 “喀秋莎” 火箭炮也不甘示弱,1 万门火箭炮同时发射,无数枚火箭弹如流星般划过天空,落在聊城城内。火箭弹爆炸产生的巨大威力,将日军的防御体系彻底摧毁。
在炮火的掩护下,5000 辆坦克开始冲锋。九七式坦克、T34 中型坦克、M26 潘兴重型坦克、虎式重型坦克、豹式中型坦克和虎王重型坦克等组成的钢铁洪流,势不可挡。
坦克的轰鸣声震耳欲聋,它们如同一头头钢铁猛兽,冲向敌人的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