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饭的时候四姑过来叫付颖和付哲了,她家是奎哥和玲姐两个人去帮忙了,所以吃席的时候全家人去也不怕别人说闲言碎语。
那户人家在新旧车路汇合那里,付颖家走过去倒不远。
去到的时候第一轮席已经开吃了,付颖他们先去上了人情,付颖拿出钱报了付爸的名字,看那个人用毛笔写下付爸的名字和礼金金额。
然后他们在旁边等着第二轮。
这户人家门前没有付颖家那么大的院子,门前没摆桌子,支了两个大炉在煮东西,旁边两张桌子上放着大大的蒸笼,里面是米饭,偏一点的桌子就是上人情的地方。
他家在一楼摆桌子,看着一轮只能有七八桌,至于炒菜就是借了旁边邻居家的院子和一楼。
农村就是这样,没有去酒楼摆酒席的,也没有这样的场所,都是在自家门口支起炉灶炒菜的,不够位置就像这样借两边邻居家的院子。
所以邻里之间关系一定得处好,再怎么不对付也不会真的闹掰到不往来。
这里不管红白喜事都是忙三天,第一天主要忙下午,基本是采买东西、备菜,还要去各家借锅碗板凳,一般都是亲朋好友都过来帮忙。
第二天是正日子,吃席都是中午比较多,也有一部分傍晚吃的,更有阔气的安排两餐,看主人家安排。
第三天只忙早上,特别是红事,就是再请远道而来的亲戚和帮忙的亲朋好友吃顿饭,吃完东西洗干净还回各家,就结束了。
一家出一个人,很亲近的就多出几个,付家现在只能出付妈去帮忙。奎哥家出两个人,因为奎哥是指挥的,他比较有经验怎么安排,什么时候安排上菜、开吃,需要买什么东西,买多少,周围人都习惯了听他的。至于玲姐才是代表他家去帮忙的。
男士就是搬搬抬抬、炒菜、上菜这类的重活,女士就是洗菜、洗碗、添饭什么的,各有分工。红事就每个人给一包烟,一条毛巾,管饭;白事就每个人给一包烟,一个寿碗,也是管饭。
其实真的忙的时候也不久,就是午晚饭的饭点前后,像下午空的时候很多人会聚在一起打牌,也有打麻将的。
这家人就是吃晚席的,说晚也是五点半就开始第一轮了。第一轮一般是来得早的一些人和帮忙的人先吃,后面就按坐满一轮上一轮菜来安排。
付颖他们等着的时候,有人来上人情然后等吃饭,也有人吃饱了出来了。
看着空了两三桌,奎哥出来准备叫人进去吃饭,刚好看到他们这一群人,叫她们赶紧进去坐。
付颖他们坐下的时候桌子还没收,他们加在一起也不够一桌,还要等人。
这种是老式的八仙桌,正方形的桌子,长方形的四张凳子,一般一桌坐10个人,所以胖一点的坐两个,瘦一点的就挤三个。一米内小孩不算进人数里,除非一个家长带了三个孩子,那他们自己坐完一张凳子,也不用加别人了。
付颖和李星莹坐一边,付哲和李星云坐,本来四姑自己坐一张凳子的,结果来了一家子带孩子的,四姑就过来她们这边坐了。
这一家两个大人带了四个孩子,大人看着像奶奶和妈妈,不知道是不是都是亲兄弟姐妹。大的估计也是上初中了,小的应该一岁左右,还要抱着吃。大的男生带着两个小学生坐着,奶奶和妈妈两个人抱孩子坐一边。
这样一来,她们这一桌也算是够人,不用加了。果然偶尔漏单的路过她们这一桌,感觉不好坐就走了。
这时候有小媳妇手快的过来把碗筷收了,擦了一遍,又来个跟付妈年纪差不多的阿姨快速按人头分了筷子和碗给他们。
付颖看了一下,上一轮的基本走完了,桌子也收拾得差不多了,还有一两桌没满人,应该很快能吃饭的了。
付颖暗暗期待着,谁还不是个美食爱好者了!
家乡的美食和味道,要说米线排第一,那这个酒大碗就得排第二。付颖一直不懂,是因为大锅饭重料吗,怎么会酒大碗的菜炒得那么好吃呢!
过了一会,第一个菜开始上了,是炸花生。
这里农村的席,没那么讲究,不会特意要四肉四荤这种;也不会取好听的名字,比如五彩拼盘、喜庆满堂这种。只要菜色丰富,凉菜、肉菜、汤菜都有就行了。
具体的菜色受主人家的财力和季节影响,有啥买啥。
像上一世付哲结婚的时候是正月,付妈在定席面的时候只能选当季的菜,比如笋干、卷心菜、萝卜这些。
但是有些菜就是基本默认一定要有的,比如刚上的炸花生,这个首道菜,先上了给大家吃着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