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开始,方林展现出了惊人的行动力。
一边筹集资金找房子,一边联系吴红兵和有门路的大院子弟。
十几天过去了,方林帮几人租下三间大瓦房。
开修车铺用不了这么大的地方,剩余的两间房,算是徐良四个人的宿舍。
前店后家。
干起活来也方便。
燕京作为一国之都,各类企业一应俱全,自行车工厂也有几家。
只不过和三大厂比起来。
燕京自行车企业,不论是规模还是质量,都远远逊色于前者。
规模小,有规模小的好处。
许多的配件和工具,管理得不是那么严格。
联系一家自行车企业下面的小集体,通过残次品交易的方式,方林帮徐良几人找到了一条较为稳定的配件供应源。
车壳,钢圈等物能从废品回收站搞到。
较为紧密的钢珠,辐条等配件,必须从厂家拿货。
计算了各类费用,一辆组装自行车的售价被定在九十元。
相比于动辄一两百的永久,飞鸽,凤凰等名车,花九十元买一辆较为坚固的二八自行车,绝对算不上亏。
更何况,这里卖的车不要票。
对普通老百姓来说,有时候票就是命。
“方哥,我最近有一个想法,想单独和你聊聊。”
这一天下班,徐良找到了刚从厂里出来的方林。
“好啊,咱们边走边说,去我家吃晚饭。”
方林掏出烟递给徐良。
经过长达半个月的忙活,修车铺昨天正式开张。
说是开张。
其实就是请管街道的老头老太太吃了顿饭。
一人送了一辆自行车,换个你好我好大家好。
徐良帮方林把烟点燃,说道:“大厂的日子不好过,各厂的小集体也都是想方设法谋活路,将没有问题的材料搞出点问题,变成计划外的残次品,咱们燕京目前是这样,津门那边的情况,估计也差不多。”
“怎么,盯上了津门自学成才的残次材料?”
方林闻言知意,大致猜到徐良的来意。
徐良点头道:“这段时间,方哥你教给我们不少的手艺,我发现通过现有材料攒的几辆自行车,整体质量都有些不尽如人意。”
“正常骑车没问题,就算带一个人问题也不大,可一旦用来搬货,我估计一年半载,车子可能就要报废。”
看了看左右,徐良压低声音说道:“咱们现在的主要买家,都是那些摆摊买东西的小商小贩,用途自然也还是运货。”
“万一没用多久车子就坏了,纵然咱们免费维修,恐怕还是会传出坏名声。”
自从被方林任命为修车铺的头,徐良拿出了前所未有的认真劲头。
仔细分析,多方打听。
经常去小商小贩聚集的位置,宣传修车铺修车手艺好,服务好,同时还有私车出售。
毕竟。
即便将价格定在九十元一辆,普通老百姓也不是说买就买的。
磨磨唧唧,起码要犹豫一两个月。
反而是那些大胆包天的小商贩,手里有钱,脑筋活络。
知道自行车用来运货的重要性。
销路打开了,问题也来了。
质量。
三大厂的二八自行车,装卸几百斤重物就和玩一样。
听说在农村,甚至有人用二八自行车装载上千斤的东西。
“继续说。”
方林心里说不出的满意。
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