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佛经?”
“对,没有。”
林振南站了起来,在佛堂踱着步子,“最早的佛法,是口传心授,没有文本。直到佛祖死后一百多年之后,佛祖的弟子门人们才意识到,要传法,需要一些文本。于是,他们靠着自己的回忆,开始,把佛祖生前的言行片段记载在了晒干了的棕榈叶上,这些片段,就是佛经的雏形。但,这些东西,以为战乱的原因,最后大多丢失了,等过了很多年,逐渐安稳下来,忽然他们就发现,不知道从哪儿冒出来很多不知来路的文本。这些文本,自称佛经,但实际上,大多都是一些源自婆罗门教而以佛法自称的伪经。佛祖的弟子和再传弟子们在对待这些伪经中的内容的态度上,开始有了分歧。一些人认为,这些东西,也有存在的意义,一些人认为,这些都是挂羊头卖狗肉的伪经,应该抛弃,免得玷污佛法。由此啊,原始佛教就此分了家,分成了,上座部南传小乘佛教和大众部北传小乘佛教。”
林振南顿了顿,“这两家,在很多观念上,完全不同。南传佛教,遵从原始佛祖的教义,自认为佛门正统。而北传佛教,号称大乘佛教,自认为比南传佛教玄妙高深。二者,互相指责,都认为对方是歪门邪道,但是都说服不了对方。直到很多年后,出来几个老外,这些老外就好事儿,想研究研究到底谁说谎了。结果他们耗费了很多年的世间和经历,查阅了大量的史料和考古发现,结果不研究还好,一研究,吓一跳!”
白衣女子直皱眉,“他发现什么了?”
“他自己得出一个结论!他坚定地认为,所谓大乘佛教,很有可能就是个骗局!因为,大乘佛教那些奉为经典的佛经,绝大多数,都是在佛祖死了之后死五百年之后,打着佛祖的名号胡编上去的!正因如此,他们口中的很多经典都出现个现象,就是越往后,佛经越多,而且,其内容往往前言不搭后语不说,还吸收了不同地区的本土理论而不断变化。尤其是与原始佛教公认的一些说法对比起来,变化尤其明显。譬如说,大乘佛教在对待非人生物的态度上,就跟原始佛教不同。”
林振南顿了顿,“原始佛教认为,即便是龙也不能成佛,当然,这个龙,跟你们想象中的龙不一样,是一种人首蛇身的东西,准确翻译,应该叫娜迦。娜迦是佛的护法之一,想修佛法,被佛祖拒绝了。娜迦不死心,于是变成一个小和尚,跪在佛祖面前,但是被佛祖识破了。佛祖让他走,娜迦不走,佛祖说,你不是人身,修了我的法,也成不了正果。可到了大乘佛教这里呢,说法就不一样了,大乘佛教吸收了儒家有教无类的说法,号称,什么东西都可以成佛,这跟原始佛教的说法就完全不一样了!”
底下那些狐狸认真听着,一听这话,咕咕直叫,作交头接耳状。
显然,它们意识到一个问题,佛教所谓的“龙”是啥,它们不清楚,但是,大概意思它们听明白了。
佛祖的意思,是他们这些不是人的东西,即便变成了人的模样,也不能修佛法,修不出正果!
这无疑让它们心态炸裂!
林振南看有门儿,又摆摆手,说到,“类似的变化,很多,你们要是对比原始佛教,和大乘佛教之间的经典着述,你们就很容易发现,所谓大乘佛法,很有中国特色,比如说,大乘佛法推崇的一些故事,比如什么燃指供佛,割肉喂鹰,以身饲虎等等,强调的是牺牲精神。可佛祖生前,并不鼓励类似的行为,甚至,佛祖严禁弟子自残,因为佛祖生前时候说过,身体不全的人,不能受比丘戒,不被佛祖承认。”
白衣女子上前,双手合十,跪在地上,作虔诚状,“那请您说说,为何会有如此变化?”
“以世俗眼光来看,是为了适应形势,是为了吸纳门徒,是为了,在华夏大地,安营扎寨,站稳脚跟。这就跟肯德基在中国卖豆浆油条一个道理,原本有些东西是没有的,但是到地这片土地上,没有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