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2 / 2)

儿子们猛地一拉椅子,发出刺耳的嘎吱声,“阿妈,凭什么……不就是林远选上村支书了,我们现在碍不到他们!”

张秋菊呐呐地说,“留在这里日子也不好过……”

上工没人喊,农具故意分给他们最坏的,活到的是最累最苦的,上次全村分猪肉汤干脆没有他们的份。他们走到哪里,村里人都是忿忿难平,指着他们的脊梁骨骂社会主义的蛀虫、富反分子。

软刀子虽然杀不死人,但能磨死人。

“送走你爸,我们就去逃荒吧,逃到哪里都算数。”

说着张秋菊都有些恨男人太贪心,不仅搞得自己没了命、还连累了家里人。眼看着以后石九村一点点变好,但他们却无法再待在村里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林远当选村支书,就是他们一家的催命符!林知有回不来,林红樱远嫁东北,每当村里人想起这两件事,就会多迁怒林有福家一分。

好在现在闹饥荒的地方多,逃荒的人也有很多,他们逃到富裕些的村子,总不至于比现在差。

林有福家人失魂落魄地吃了顿红薯饭,默默地把家里的东西打包。

……

人间三月,春暖花开。在温暖的春风中,某一天忽然春雷阵阵响起,难得地下了一场雨。

这是春天以来的第一场雨,它在所有人千呼万唤中,慷慨地向大地泼洒。

好多农民都跟疯了似的跑出来,淋着细雨,感恩这场雨。有的农民甚至把手、把头亲昵地贴在地上,摸着湿润的泥土,笑出了眼泪。

再多下几场吧,这样他们的粮食就有保证了……

春雨连下了三天,空气变得湿润,温度适宜。公社决定在几天后插秧,林红樱看着时机差不多便抛秧了,抛秧前他们给田地沤肥、整地,把水灌进田里。

育秧盘里的秧苗经过一个月的精心培育,绿油油的长势喜人。负责进行育苗的三个研究员把秧苗带来。

村民们久久不见它觉得很稀罕,这些秧苗子养得比他们强多了,长得又直又壮。

要不是在他们的眼皮子底下看着长大的,恐怕都不敢相信它用塑料盘养出来的,盘子里的秧苗密密实实的,没有哪一格缺苗,根系发达粗壮,每撮约有5~8株秧苗。

林红樱卷裤脚,拿着秧盘跟大家详细地介绍起育秧的要点,之前给他们演示过的种子消毒浸泡、营养土成分比例是多少。

“育秧之前要配好种子萌发所需的营养物质,腐熟的牛粪、草木灰和蘑菇菌渣中富含营养物质,能让秧苗长得更好。”

村里识字的干部拼命用笔逐字逐句把林红樱的话记录下来,以便下次育秧时能用上。

村民们听得意犹未尽,终于轮到抛秧,林红樱从秧盘里取出苗来,在众人好奇的目光下,她拿起秧苗一撮撮地跟天女散花似的,用力均匀抛到田里。

秧苗飞落到田间的四处,而林红樱只站在田里挪动,一会的功夫就抛完了一小片田。

林红樱说:“至于抛秧——力气够就行了,轻点抓秧苗,抛均匀点!”

她把一盘秧苗摆在村民们面前,热情地邀请他们:“你们谁来试试?”

龙奶奶抛了大半辈子的秧苗,见大家都不敢抛秧,一时技痒,她接过孙女手里的秧盘。

龙奶奶顶着大家敬佩的眼神,用力地甩着秧苗,那姿势甚至比林红樱还要更均匀、更快。

种了大半辈子的田,乡亲们还是第一次见到这么新鲜的抛秧。

林红樱站在田埂上迎着春风,跟农民们解释原理,“这些秧苗现在虽然都泡在水田里,但一个星期内它们就会逐渐立起来,因为植物都是向着阳光生长的。”

“它的身体里有一种叫‘生长素’的东西,跟我们身体里的营养差不多。它管着秧苗生根、生茎、哪里长得快的事情。秧苗靠近地面的茎叶,生长素多,那一边就长得快,茎就会弯着向上长。”

她打了个农民通俗易懂的比方,“就像你们掐弯黄瓜,弯的那头掐得多了,是不是黄瓜就长直了?

那是因为弯的那侧生长素多,长得更快。我们把弯的那侧掐一掐,生长素被掐‘漏’了,它就长得慢一些,慢慢地黄瓜就长直了。”

说到掐黄瓜,农民很快就听明白了。

他们热情地说:“林同志,你这个办法要是能行,一个人抛秧抵得上一组小队插秧,春耕就不用愁抢不到时间。”

“是喽是喽,以前每年春耕插完秧我的腰像断了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