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些记录里面,他先找了一本最重要的出来,“翰林院学士徐川记述”。
打开看了看,直接上面记载的是徐川这两天做的事情,没有什么奇特的。
其中大幅记载了在青龙观庙会上的事情。
看到上面记录的临安府尹许戈成的出现,赵构才想起来这个人。
这个人还是因为左冲制的推荐,才去出任了临安府尹。
这个人看来是原来秦桧一党的,这样的人怎么会跟徐川打招呼呢?
埋下心头这个疑惑,照顾简单翻看了一下,上面记载的都是徐川在府院之中,每天不出门不见人的记述。
将册子放下,赵构缓缓走下龙椅,到了大殿门前看向外面。
彭则在一旁端上来一个小手炉。
现在这个天气已经很冷了,有一个小手炉拿着,就暖和一些。
赵构接过小手炉,走出了大殿。
一群太监在后面紧紧跟上。
赵构本来是漫无目的的散步,结果走着走着就到了皇城宫门,和宁门上面。
从这里向北方望去,就是御街,一条长长的大街,贯穿了整个临安城。
街道两旁便是各个坊市,民居,还有诸多衙门等。
现在有些商户门前已经挂起了红色灯笼,看起来有了一些过年的新春日景象。
看到这一幕,赵构缓缓叹了口气,说道:
“乐土新城江南富,平世良政百姓安。”
“若是有忠臣良将,定能够安定江山!”
“王渊,潘云峰,左冲制,费冲……”
赵构开始喃喃自语,念叨着各个大官儿的名字。
“徐川!”他最后却说出了这么一个名字。
赵构又想到了上次徐川跟他说的开辟海外这件事情。
若是真的到时候能够让大宋海军征战哎东洋、西洋。
在未来开创一个盛世,那他赵构可真就是千年明君了,到时候,他的功绩,在大宋王朝之中一定可以排在太祖第二!
这件事情让他想一想就很激动。
再对比一下他的父亲、他爷爷做的那些事情,赵高自然生出一种自豪之情。
他爹根本就不是当皇帝的料。
这大宋王朝,只有自己才能够治理的好。
想到这里,赵构忽然发现自己有一种以前从未有过的自信。
这次,他忽然感觉,朝廷的边军将士,一定能够挡得住金人的南下入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