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村里名声(1 / 2)

不可啊,不可。

此事事关重大,关乎许家村的未来,毕竟整个许家村能够供养的起读书人的没有几家。

那许家老大虽然不成器了些,可是那秀才哪是一般人能考上的,孩子还年轻,再读几年书,一定能考上的。

想着自家老头子往日的叮嘱,村长夫人的职责,王氏痛心疾首,猛地上前一步抓住秦书的手道:“淑娘啊,你跟则川不能糊涂啊。”

秦书???

等等,刚刚那一瞬间发生了什么?

她好像没说错话吧。

王氏不理会秦书的呆愣,抓着她往屋里走去,准备开始一波推心置腹的规劝。

“你别听村里那些人胡言乱语,亭樟年纪还小,这秀才哪是那么容易考上的,你跟则川且在等等,再过几年不就好了。”

“这做生意的事情啊是万万不能的,若是因此入了商籍,岂不是毁了孩子啊。”王氏说的同时,想到村口那些人传的愈发恐怖的流言,心中一颤,淑娘夫妻俩真是被老大给气昏头了啊。

秦书,“......”

她好像明白了什么。

“婶,婶子,你误会了。”秦书有些尴尬。

王氏一怔???

误会啥?

秦书尴尬道:“没想着做大,就是家里养着两个读书人,实在是艰难了些,如今家里又添了两个小辈,马上老三家也要生了,我跟则川商量想法子挣点钱,毕竟总不能指望田里那些收成。”

家里这么多人口,即便是好田,也是一年一季的稻子,交完税收后哪里还有闲钱供读书人。

所以说寒门难出贵子啊。

培养一个读书人,除却束修外,那些笔墨纸砚,书籍哪个不要银钱。

正是因为培养一个读书人需要很多银钱,这才导致大瑜读书人的稀少,何况,他们这里还是北方。

王氏听明白了,心中安定了下来,干巴巴的咳了一声,只要不是不让老大读书就好。

“这样啊。”她道。

王氏心里是有些惊讶的,许则川这一支祖上是有点底子的,未曾想,如今养着两个读书人也有些捉襟见肘了。

虽说有着不少田地,但那一年一季的收成能有多少银子。

读书人啊,那花钱就跟流水似的,王氏想到自家老大,渐渐的表示理解了。

“淑娘啊,你们不容易,婶子是知道的。”

“家里孩子多,确实不容易。”说着,她接过篮子,好奇的看着里面白嫩嫩的豆腐,“这是何物啊?”

秦书赶忙介绍,“这是我娘传给我的手艺,豆腐,我刚做出来的,您尝尝。”说着,秦书示意她掰上一块。

都是村里人,王氏也不客气,伸手掰了一块放入了口中尝了两口。

几息后,她轻轻点头,“吃着还真是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