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重逢之殇(1 / 2)

“我们师生二人有多久不曾见面了?”

书房里,娄雨贤拉着弟子的手臂,紧紧不肯松开,二人在长榻对坐,他看着秦扶清的眼神里,满满的感慨,恨不得将弟子每一分变化都记到心里,好弥补这些日子的分别之苦。

秦扶清笑道:“老师,从我离开安溪那日,到如今刚好是一年零一百八十三天,我一直都记得呢。”

“你小子!”娄雨贤被秦扶清的促狭给逗笑,顺势抹去眼角的泪,又问道:“你写给我的信,每封我都看过三遍以上,你总报喜不报忧,可天下事情哪有那么简单?你在广德府办女学,与人争执辩论,我要再写封推荐信叫你入学,你已不肯。我原想着你年轻气盛。可现在见到你,想来这一年零一百八十天你吃了不少苦头,只是一件都没对我提起过。你变了,我好歹做你几年老师,托大外人都觉得是我教出来的你,可我倒觉得,你天生聪慧,打小就有主意。”

“人又常说,慧极必伤。我盼着你成才,又盼你这一生顺风顺水,不像我这般坎坷……”

话头起来了,千言万语,娄雨贤恨不得都对弟子说出来。

他这辈子教的学生不少,跟前还有三个弟子成天往家里来,可他私心更喜欢秦扶清,他不说,别人也看得出来。

可话说着说着,他又忘记想要叮嘱什么了,不管他说什么,弟子总能提前想到,想的比他还周到。

只是这天底下,不是懂得道理就能一生顺遂。

娄雨贤也是悟了一辈子,才悟出来“通透”二字。

“老师,您真的变了。”

“哎,我变得更老了,”娄雨贤拈着胡子,销瘦的背也不复从前直挺,他对秦扶清道:“你师娘前两年还总迫我考功名,去年我进考场,没两天就病了,若非监考官知晓我,差人将我送去医馆,是怕我这条命都要交待进去。临放榜时,我去文华寺闲逛,有个算命的说我此生无缘功名,偏又能半生顺遂。”

“你师娘看开了,我也就看开了。年轻时总想着争一口气,可回头一看,这口气为谁争得呢?就连我自己,也没那股心气了。”

娄雨贤说这些话时平淡的很,没有悲伤,只有释怀,他是真的看开了,通透二字,他想用自己的切实经历教会徒弟。

人生何止有千百条路,人是贪心的,走在路上想上天,做了皇帝想成仙。总是幻想自己没走成的路该有多美好,然后连脚下的路都走不成。

可无论走哪条路,总有好与不好,千百种滋味,又怎能对外人一一说来呢。

“我最近读些道家的书,一会儿找给你两本,你拿回家也读一读罢!”

“你这人,最不会做人老师。扶清还年轻,怎的就要读道经了?”丫鬟端着茶盘跟在石氏身后,娄抱朴不要人抱,自己跨过门槛进来,腰间已经佩戴上那支小剑。

“扶清,武夷山的大红袍,你尝尝好不好喝?娘家送来一些,你若喜欢,一会儿回去也带上些,辛苦你从青州带回来的这些东西,刚好抱朴到开蒙的时候了。”

石氏还是那般会炒热气氛,她会说话,也擅长说话,三两句打破方才难言的气氛。

秦扶清起身让座,在一旁椅子上坐下,端起茶碗,杯盖轻碰,啜饮一口茶水。

石氏瞧着他动作,见他端坐在那里,腰背挺直,玉树临风,举手投足之间,完全不见当年来求学时的泥巴猴样。

“你在外头交了不少朋友吧,这气派是跟谁学的?”石氏打趣地问道。

秦扶清闻言低头看自己姿势,笑道:“确实交到一个好友,他家道中落,从前在当地非常了不起,与他相处久了,连他的举动都学会了。”

“是这个理,你夫子当初许你去游学,便是向你多结交益友,你虽吃了苦头,可我看也是没少进步,年轻时吃些苦长经验,总好过一帆风顺,到吃苦头的时候反倒不知道怎么着了!”石氏说的也是肺腑之言。

只不过,每个人立场不同,看问题角度不同,得到的经验也不尽相同。

“师娘说的在理。”

石氏留他在家吃饭,娄雨贤打断问道:“你可曾回家里过?”

秦扶清道:“不曾,我听人说我家里人都在乡下,想着先来看老师,再回家也不迟。免得在家中贪恋,误了来看老师师娘的时间。”

“哎,那就别留下吃饭了,你我师生也不差这一顿饭。离家一年半载,你家中亲人怕是比我还要想你,至于苏木周霆他们,一会儿我差人告诉他们你回来了,他们自己就能摸去找你。秀兰,给他拿些茶叶带上,我叫马车送你去乡下。”

娄雨贤起身安排,石秀兰一边要去收拾东西,一边道:“留下来吃顿饭又耽搁不了太长时间,我都叫厨房做着了。”

“不可不可,你听我的。日后他能在外面多少饭,可与家里人能吃饭的日子,总是越来越少的。”

秦扶清没有拒绝,为老师的拳拳爱护之心感动。

石秀兰不止收拾了茶叶,连着家里的燕窝,滋补的野参也给秦扶清带上一些,又找了马车,赶在擦黑时将秦扶清送出城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到村里时,天已经黑透了。深蓝色的夜空明月高悬,星子闪烁,听见马车的声音,村庄里的狗接二连三叫起来。

秦扶清下了马车,看见熟悉的环境,闻着周遭的空气,总觉得哪哪都看不够。

他叫车夫把东西卸下来,叫长耳背回去,免得误了车夫进城的时候。

村里狗叫不止,有村民提灯到门外查看情况,远远看着一个高大的年轻人背着包袱牵着驴子沿着村里大路走来,也看不清人脸,高声问道:“来客是谁?可是寻亲的?”

“铁柱叔,是我,秦扶清。”

开门瞧热闹的人越来越多,一盏盏提灯在门外亮起,有人叫道:“秦扶清,是秦老大家的石头吗?”

“是我,我游学回来了!”

传话的声音如同掀起波澜的海浪,一层一层往内席卷。

秦家人睡得早,吃过饭在院子里干会活,催着孩子们读会书,乡下没什么娱乐,最近也没收到秦扶清的信,他们便草草洗漱过后上床睡觉了。

秦木桥和郑红红老两口年纪大了,不像年轻时候那么贪觉,躺床上半天都睡不着。秦木桥又想到独自一人远在他乡的孙子,叹口气,翻个身:“也不知道石头啥时候回来,县学快要考试了,再不回来,他就错过今年的乡试了,要是错过今年,还要再等……”

郑氏也睡不着,天天跟前这么多孙子,她最念叨的还得是石头,那孩子打小嘴甜,会疼人,每次写信回来,都要问阿爷身子好不好,阿奶身子好不好。

谁都没他那么贴心。

村里人提起他名字,都要叹一句秦家石头好。

“阿弥陀佛,早考晚考石头都能考,我只要他平平安安顺顺利利地回来,就行了,老天爷保佑保佑,玉皇大帝保佑保佑!”郑红红双手合十,照旧把满天神佛都给念叨一遍。

“秦扶清回来了!”

“老秦叔!快起来!你孙子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