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阵家里孩子都多,当母亲拿着鸡毛掸子问到底谁偷吃时?
孩子们便都低头,一个个紧张而又忐忑不安,抠着手不吭声,因为她们几个人一人一口,都给偷着吃了。
哈哈,七十年代的孩子,还是蛮受罪的。
毕竟对比如今的生活条件水平,谁会因为糟蹋一口饭或者偷吃了什么东西,而被鸡毛掸子狠狠抽屁股?
或者是不小心打碎了一个碗,还要被暴打一顿?
想想的确是可笑,
不过融入当时那种七十年代的氛围,没人觉得日常里的这个摔碗了偷吃了不是犯错、不应该被惩罚——没人会这么认为。
想一想七十年代孩子们的不易——试错的成本太大了,因为一口偷吃,都会被父母拆了小身子板。
七十年代出生的男生,十岁八岁时,想必都有偷瓜的经历吧。
那阵生产队的西瓜地,都是当宝贝一样的有专门看管的人,那可是西瓜地,看瓜地的都是壮年的汉子,每日就留守在瓜田,只是在瓜秧疯长时,拿着瓜铲压压瓜蔓,其余的能有什么活干?
不用培土不用拔草,更不用像种倭瓜一样还要负责给母倭瓜花对花。
对花简单,看这几长长的倭瓜藤,只要有一个母花开,那么四周围必定跟随着好几朵公花同时绽放,
但是,光凭借几只小蚂蚁,母花怎么可能授粉充足?
一旦不充足,那,势必在这小窝瓜只有中指长的时候,就会萎蔫化掉,长不成十几斤重的大倭瓜,白折腾瞎耽误功夫,所以种倭瓜,那必须要给小母花对花。
怎么对花?
很简单——把公的花樱一掐,就剩一个小碗状态的公花就行,留着花蕊,然后往母花的心里一扣,便不用管,
这个授粉便是结结实实,最后一个小母瓜便会顺利长成十几斤重的大倭瓜。
不会白瞎。
很轻松的,
再说瓜地,队里不会派老大爷来看瓜地,还不是不放心?
老大爷距离耳聪目明太远,可是在瓜窝棚里一猫,真不是表面看那么轻松,关键是如果偷瓜,还要负责去追。
然而老大爷看瓜地,就等于是稻草人脑袋上挂红布条,纯粹随着风瞎胡闹。
那阵的偷瓜,都是小伙伴集结在一起,有拿麻袋的,有拿手电筒的,有站岗放哨,还有挑选瓜的生熟的。
怎么算熟了,都不用太多参考,光看瓜熟蒂落就行,上手摸瓜皮老绷,有的不光蒂落,还稍微瘪进去,那一定是熟透的,毋庸置疑,
而且这种瓜还有个好处,就是轻。
生瓜蛋子是最重的,光有大个头,摔碎后一看,里头是白瓤子,那可就都白搭了。
等于偷瓜任务失败一半。
偷瓜群体里,还要有个大力气的参与。
没错,动力气就是瓜偷成了,面对后面看瓜的撒丫子追来,偷瓜的该怎么迅速逃脱?
这也有讲究。
背口袋的力气再大也无法比看瓜的壮年跑得快,那就找个绿草坑一蹲,不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