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上肖晨光的抢救,震撼人心,赶来支援的林高阳、龚亮,如左膀右臂配合他抢救。
都是二三十岁的年纪,充满干劲,让王金刚的神情有些恍惚。
似乎他以前,也是这般,踏着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不断开拓创新,学习进步,将一个个顽疾,挥刀斩于台下。
那种成就感、自豪感,以及来自术后家属、患者的感谢,始终推着王金刚不断向前。
但现在,面对新技术路上的艰难险阻,他渐渐有些力不从心。
“小肖,这台手术你上吧,一会我跟家属谈一下。”
刚摆脱困境的普外科,在肖晨光的带领下,好不容易再次迎来发展。
王金刚不想拖后腿,直接选择退出这台手术。
“行,手术我跟高阳和龚亮来做,主任先好好休息一下。”
肖晨光还想再说些什么,但看到王金刚落魄的表情,最终闭上了嘴。
腹腔镜和传统开刀手术,在这个年代,本就属于学派之争。
想开展的人,资历不够,加上技术处于摸索阶段,没少受到传统派的抨击诋毁。
这种情况,不止在营城出现,甚至省城、帝都的医院,也存在这样的事情。
就像之前王金刚开展的第一台腹腔镜手术一样,质疑声不停,特别在出事以后,大会小会,每每提起批评不断。
这种情况下,谁还敢继续钻研,拿自己的职业生涯做赌注,犯不着,也不必犯。
病人腹腔有问题,直接开腹探查,腹腔镜什么的,反正自己不研究,总会有人研究,到时候技术成熟了,直接拿来用,岂不是更好。
这种想法有错吗,好像没错。
但这样一来,有生存希望的病人,只能在家等死,就像肖晨光遇到的那个巨大疝的老人,如果当时他跟主任不力排众议,坚持腔镜手术,等待病人的,只有死亡的降临。
“老板,王主任没事吧?”
“要不,找个人跟着,我从来没见过王主任这个样子。”
正在做术前准备的林高阳和龚亮二人,表情很担心。
他们来普外科的时间太晚,跟肖晨光相比,不是很清楚王金刚的事儿。
但王主任的口碑,在医院里一直不错,身为科室的大主任,两人都是尊重有加。
“不用,先安心手术,等一会下台我去看他。”
半小时过去,病人生命体征平稳,肖晨光重新消毒,铺单,台上手术。
一切顺利,手术做的四平八稳。
林高阳一助,龚亮二助,别看他们平时拌嘴惯了,但在台上,都很安静。
肖晨光摘掉乳胶手套,扔到一旁的黄色医疗废物桶,开口说道。
“高阳,关腹你和龚亮一起,等病人醒了拔管再下台。”
“好,知道了。”两人异口同声。
肖晨光点点头,他再次检查留置引流管的通畅情况,颜色、性质、量都很正常。
台上全力以赴的手术,就是为了保证病人的安全。
他又交代了两句,下了台,快步走出手术间。
看到他急匆匆的样子,手术间众人心中清楚,肖晨光心里还是不放心王主任,刚下台就跑去查看情况。
手术间内,众人沉默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