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六章:重装骑士(2 / 2)

这一番话,让他有种恍然醒悟之感。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说起来简单,可在面对那些形形色色诱惑的时候,谁又能一定把持得住呢。

不是每个人都能像柳下惠那般坐怀不乱。

袁佳驰深有感受,这些年来,他作为邸报司之主编,掌朝廷之口舌,其中多少人明里暗里,都在给他送好处。

即便是严词拒绝,那些人依旧是变着花样来,让人防不及防。

他的品级并不算高,可哪怕是朝廷大臣,对于他,对于邸报司,都要给上三分薄面。

这文章上的讲究,实在是太多了。

稍微引导一番,可能就是不同的感官。

在有些方面,哪怕是袁佳驰,也没忍受得住。

毕竟,他还是个血气方刚的男儿啊。

钱财能摒而弃之,可美色呢。

其实这样的情况,在整个大明的官场之中很是常见,他那点事情,都不算多大的事。

朱英也知晓的。

对于邸报的重视,从来不会让朱英靠着去相信一个人,而完全信任。

是以在邸报司,当然是有暗中安排。

当锦衣卫监察百官,开玩笑的吗。

虽说没有日夜监视那么夸张,但基本上的动向都能掌控。

“臣有错,愧对殿下。”

袁佳驰突然就反应过来,这是太孙殿下在同时敲打自己。

朱英见袁佳驰领悟到了,笑了笑道:“自古圣贤谁能无错,知错便改善莫大焉。”

“为官,一直要记住自己的底线,朝廷的利益,百姓的利益,都是不可侵犯,如若一步错步步错,那就是坠入深渊,药石无救了。”

袁佳驰连忙作揖道:“臣谨遵太孙殿下教诲,必然时刻心中铭记。”

朱英微微点头:“行了,时候也不早了,忙去吧。”

“是,殿下。”

袁佳驰躬身离去。

河南这边的事情,也算是暂且有了个了结。

天灾无情,人力渺弱。

尤其是在当今这个年代,说要对抗难从下手。

后世面对大水,地震,依旧不可避免,现在的百姓,又哪里能有什么法子,无非就是祈求老天保佑。

若是身死,则命该如此。

“对了,你让人传话去梨园,明日小玉入宫之事暂且搁置。”

朱英对旁边的郭忠吩咐道。

“是,殿下。”郭忠恭敬的回道。

朱英想了想,解释了一句:“跟她说明一下,现在河南大水蔓延几乎全境,不计其数百姓受灾,不是入宫的日子,待得灾情过后,再来安排此事。”

“老奴明白。”郭忠眼神微动应下。

就先前的话语,他还以为太孙对那戏子不感兴趣了。

也是朱英曾经跑走私的时候,和那些贪官打交道,最是清楚这些人喜欢胡乱揣摩,真真假假。

如果单纯一句搁置,还以为是失宠了。

戏子在当今为贱籍,很多人心里有膈应。

可朱英并没有,毕竟在后世,这些所谓贱籍的戏子,那可是明星啊。

而朱英也知道,随着大明经济的发展,物质基础满足的同时,精神食粮越发重要,这些戏子的地位,当会慢慢的拔高。

大明末期的秦淮八艳,说是贱籍,实则地位已然不是普通人可以比拟。

可能是知道现在的太孙还未歇息。

兵部那边又将吐蕃的情报送了过来。

其实两个情报是差不多同时抵达的京师外驿站。

不过在遇到八百里加急的时候,其他信文都要给其让路。

徐辉祖发的也并非是加急传文,不过军事情报的传递只要送到驿站,起步就是三百里每日的标准。

现在官道修建,达到这个速度并不算难。

徐辉祖已经去了几个月了,现在抵达吐蕃也应有两月余。

传信自然比行军要快上许多,朱英看到的情报,大约是半月前的。

和徐辉祖估计的差不多,蒙古铁骑的支援,显然很是自以为是,觉得在吐蕃这样的平原地区,十万铁骑足以横扫。

徐辉祖劝说无果,也只能听之任之。

帖木儿那边显然是派了精锐统帅,很早的就设下了埋伏,等着对明军或者蒙古军的收割。

前面取得小胜的蒙古军贪功冒进,很自然的就落入到了帖木儿军队埋伏中。

蒙古军当时是兵分三路,直接强攻。

三路都遇到了埋伏,倾泻的火炮如同雨点般密集。

他们忘记了,帖木儿的军队,可不是只有刀剑弓弩,还有跟大明一样的火炮。

三路大败,后路被截。

还是靠着明军的接应,这才挽回了不少损失。

收拢兵马后,十万大军赫然是足足少了三成。

那蒙古统帅几乎差点要自刎谢罪了。

这可是随便征召的散兵游勇,是真正的蒙古精锐骑兵啊。

毕竟这次大明给的钱粮足够多,北元那边也不好意思糊弄。

其中十万军中,单单就有三万是拱卫北元王廷的铁骑,清点后发现亦是损失七千余。

能够拱卫王廷的勇士,每一个拎出来,都有是有着草原‘巴图鲁’称号的勇士。

他们死得太惨,太窝囊。

根本没有发挥出自身的勇武,就在敌人的炮火之下身亡。

为此,蒙古统领要承担大责。

假若不是明军接应,怕是此番损失还要更大。

毕竟蒙古骑兵深入太多,后路都被断掉了,是明军跟上硬生生打开的缺口。

而这次,也是明军跟帖木儿的军队第一次交战。

徐辉祖在信中写道。

帖木儿的军队,并不弱于明军,其奴隶军亦是军纪严明。

装备火器上,也不比我军逊色太多。

尤其是在其贵族盔甲,比之大明盔甲还要有更为出色防御。

其少量精锐,浑身披甲,犹若铁桶,火器亦不能伤。

朱英看到这里就知道,徐辉祖说的,正是历史上极为出名的板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