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2章 让我去吧(2 / 2)

长安好 非10 8580 字 2个月前

她的声音不重,也没有太多情绪起伏,却莫名叫人觉得不满和委屈,以及很难被察觉的一丝不安。

“我要赴京畿。”她没有犹豫地说:“连夜动身。”

此时距离李隐的登基大典还余六日。

姚翼忙出声劝阻:“殿下……”

“我若未曾回来且罢。”李岁宁道:“我既回来了,若只是眼睁睁地远远避开,让老师他们为我流血,那我回不回来又有什么区别?”

“就此留在洛阳,等老师成事的消息传来,之后我再名正言顺地入京,如此一来,我会如何?”她问:“干干净净,从容体面,稳妥无虞吗?”

她答:“不会。”

“如此坐享其成之法,只会让我觉得自己无能懦弱,愧责一生。”

“表舅,让我去吧。”她说:“刀山血海也罢,我杀过去,杀到哪里算哪里,至少让我尽力而为。”

对上那双眼睛,姚翼清晰地察觉到,她不想学什么所谓避于人后的帝王之术。

这一刻,姚翼说不清是忧虑多一些,还是触动多一些。

她很像她的先祖,太宗皇帝。

当年那场宫变,太宗皇帝并无亲自动手的必要,彼时不乏情愿为他背负恶名并赴死者,可他还是选择亲自动手了。

这两件事或无太多可比性,姚翼只是在想,当他试图以“常规”的帝王之术劝谏她时,是否也要考虑到,那套规则并非人人都愿意领受,也并非人人都需要去领受?

受人仰重的强者历来自有自己的行事规则,旁人无法阻挠。

姚翼触动沉默间,魏叔易开了口:“我与殿下一同回京。”

他对各处计划知道得最为详细,他随同在侧,李岁宁才能做到更好地去应变。

姚翼轻叹口气,也不再试图劝说,妥协之余,道:“先回去,睡上三个时辰。”

魏叔易跟着道:“动身事宜也需要筹备,殿下长途跋涉,务必休息一晚,这些事便交由我和姚廷尉来安排。”

一路上,姚翼的心绪随马车颠簸晃动不止,眼眶不知何时已经红了。

纵观史书,大多听来豪迈的英雄大业,实则皆不乏隐忍憋闷的经历。

但他不能因此,便要求她为了稳妥而务必效仿大多数人。

她这一路走来,又何曾与大多数人的事迹重叠过?

她的出现就是异常的,能从北狄那样的绝境中回来的人,焉能只以一座华丽安稳的牢笼缚之?

既如此,便由她去吧,由她尽力而为,由她走到人前,由她去讨公道,由她去救欲替世间讨公道者。

他便在洛阳,等着她这最后一封捷讯!

清明雷声滚滚而至,闪电每每撕开夜幕的一瞬,被风拂动的天地万物仿佛皆在颤栗着。

潮湿的春雨并未能阻慢京中各处筹备登基大典的脚步。

为了配合各处事宜,肩负监国重责的李隐于一月前,在百官的劝谏下住进了宫中。

几处大殿均已重新修葺过,甘露殿内也已没有了女帝留下的痕迹,转而依照李隐的习惯,以及风水讲究重新布置了一番。

此刻殿内摆放着的一排檀木架上,依次悬挂着新制的龙袍,从衮服到朝服再到常袍,制样不同,底色皆见贵重的明黄金线天子之色。

檀木架后,李隐立于窗前,静望窗外渐消的雨水。

他很快就要正式成为这李氏江山的主人了。

可就在这个时候,那位“皇太女”却突然要回来了。

她竟然从北狄脱身了,且还赢了,更加不可思议的是,她赢得如此之快且堪称轻松,竟然保全下了北境和玄策军的战力。

继而,他再次得到消息,吐蕃大军并未能拦下她,她往洛阳方向去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但吐蕃军也非全无用处,至少暂时拖住了崔璟的兵力。

此刻算一算,李岁宁大约已经要抵达洛阳了。

她行路异常之快,但北面战事混乱,她大胜而归的消息暂时还未能大范围南下传开——

不过,即便如此,最近几日,仍有些许“传言”靠近了京畿,他的人对此早有应对,同时传开的还有太女已亡的消息,混淆之下,一时没人能辨得清真假。

同时,他已令人严密封锁了京畿各道的消息渠道。

这不是长久计,但也无需长久,只要在登基大典完成之前确保不会出现差池即可。

在这关键之时,容不得有人心动摇的可能出现,早在十日前,他便已经着人日夜严密留意以褚太傅为首的官员,以确保他们没有机会接触到可疑之人,听到不该听到的声音。

京师已经全面戒严,登基大典在即,此举无可厚非。

而京师之外,突然兴起了“卞军余党作乱”的说法,这同样是他的授意。

这可以是一个很好的幌子,将所有需要被“平乱”的对象,打上卞军余党的身份。

除了已经出动的平乱兵力之外,他另外调动了黔中道兵马前来,算一算快马去信的时间,黔中道节度使佘奎应当已经率兵动身至半途——黔中道早有动兵准备了,即便没有李岁宁回来的消息,他也总要防备淮南道的常阔。

山南西道的兵马不能擅动,需要提防吐蕃不满足于北境,转而对京畿生出觊觎之心,西北面需要有重兵镇守。

所以,调动黔中道兵马北上最为适宜,黔中一路北上而来,可直达山南东道,届时便如一堵墙立于京畿之南,阻截来自淮南道和洛阳方向的危机和一切消息,确保京畿安稳,登基大典不被打乱。

至于岭南的肖旻,早在他即将登基的消息传开时,便已经上表了臣服之意,不管几分真假,如今先行控制着,待登基大典之后,再行细致清算。

现下一切尚且可控,他在南面布下了重兵防御“平乱”,只要李岁宁靠近,便会被视作卞军余党。

任凭她能调集河南道兵马,但黔中道的兵马很快也会赶到。

在登基大典之前,她休想靠近京师。

而在那之后,他会是名正言顺上了天子谱牒的帝王。

即便她保有实力,但差了这一步至关重要的先机,之后谁输谁赢,实尚未可知。

这“尚未可知”四字,让李隐眼底兴起一层讽刺与少见的不耐烦。

所以,或许他的登基并非结束,而只是与她争斗的开始……这一再失控的麻烦阻碍,还真是层出不穷啊。

一个区区血肉之躯的小女子,怎偏偏就这样难杀呢?

李隐静静摩挲着扳指平复心绪,直到有宫人上前通传,道是骆观临前来求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