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人的确是无比的专业,总能从各种角度找到问题。
但你要问他们如何解决问题,他们是没有办法的,毕竟革命他们也都参加过,解决了一个问题,后来接着又有不少问题,最后他们都被问题给送进来了。
现在在监狱里面搞这个文艺,正是适合他们的工作。
有人写批评,自然就有人写称赞的了。
通和地区的电影受欢迎,也是事实,特别是通和地区出品的都是彩色电影,群众都是很喜欢看的。
讲的故事,群众也都看得懂,有不少感觉就是自己身边的,虽然没有任务角色那样经历丰富,可自己身上发生的一两件事,在电影里面也是发生过的。
还有一些纪录片,很让群众开了眼界,好像脑袋里面有知识流过。
通和地区按照致富经模式拍的宣传合作社发展的片子,也被一些人批评为,向着资产阶级。
不过这部片子很火,虽然是电影,可很多人都当成纪录片来看,有些同志到了通和地区,指名道姓要到电影里面介绍的地方去看看。
看看那个历经重重困难,家人支持,收到挫折,家人决裂,村民讽刺,欠一屁股债……还要默默坚持,在组织的帮助下,带领当地社员组建合作社,发展养殖、种植,搞集体经济,将当地建设起来的劳动模范。
这么好启发大众的电影,这些人也是口中不留情,在一些文艺报纸上大肆批评。
制片厂的同志也在这边学习,学习如何写一些文章,好打击舆论。
看到大家这么努力,谢永康也就放心了,陪着大家一起熬夜。
到了凌晨2点,大家的文章也都写好了,都很是疲惫,毕竟这些人白天还踩了好几个小时的缝纫机,还是很辛苦的。
谢永康收好了文章,也没有看,明天还有不少时间,可以好好看看,毕竟今天拿去发表也来不及了。
新的一天,谢永康拿着这些稿件,带着一些制片厂的同志,跟江雨时和报社的一些同志碰了头,大家一起审阅这些稿件。
不少同志,刚看了一个开头就直接拍腿叫好,看得兴奋无比,然后纷纷询问,这是谁写的稿子。
“这是请的一些老文艺工作者写的,大家都看看,里面有没有什么私货没有,要是没有的话就拿去发表了。”
监狱里面那帮人的文字是犀利的,很能调动情绪,也能站在高点上。
大家慢慢的看完,都没有发现什么问题,最后江雨时也点了点头。
等报社的同志走后,谢永康跟制片厂的同志说道:“大家马上联系各个文艺报社和杂志,明天我要这些稿件全部都登上报纸,要是有马上要发售的杂志,也要在杂志上发表一些。”
“厂长,这要是有报社不愿意发表怎么办?”
“不愿意发表的报社,你们都记下来,跟他们说,这些时间我们这边的彩色胶卷生产线要检修,后续的胶卷供应要按需供应,他们不愿意发表就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