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三章合一(2 / 2)

大国制造1980 大江流 11871 字 5个月前

何熙是好不容易从包围圈突围的。

一出来就瞧见,顾孟平陪着佟岁民冲着她走了过来,佟岁民五六十岁的样子,笑起来很是和蔼,见了何熙超级客气:“何顾问,我也来打扰你了。”

何熙连忙说:“您太客气了,叫我何熙就行了。我这就是小改造,恰好大家用得上而已。”

“不不不,没有小改造,只有巧思巧想大用途。”

佟岁民显然挺喜欢何熙的,不过这里并不说说话的地方,他就问:“你最近有空吗?我欢迎你来京大做客,我们聊聊,顺便给我们的学子讲讲你在这次大比武中的想法,思路!带着海州厂从不被看好到拿到第一,可不是简单的事。”

何熙哪里想到,居然会邀请她去京大?

那可是京大!

她真是有点受宠若惊:“我来讲?”

“怎么,这有什么好疑问的,你有这样的水平,应该有同样的底气。”佟岁民笑呵呵地说。

何熙笑了:“您这样说,我不去都不行了。好!我答应了。”

佟岁民很是高兴:“那我就在京大等着你。这是我的名片,你有事也可以联系我。”

何熙连忙接了过来。

等着佟教授一走,张慧丽和余芳华都忍不住跳了起来,“天啊,何熙,你要给京大的学生上课了。”“何熙,你可太棒了!”“你知道吗?我们海州厂都没有一个京大学生呢,你却给他们讲课,太争气了!”

何熙看了看名片,上面就是佟岁民的名字和座机号码和通讯地址。

她把名片放进了自己的小黑包,这才跟那俩已经成小兔子的同事说:“不是讲课,就是讲讲心得,不一样的。”

张慧丽直接说:“一样的,反正都是去给他们讲,等会徐厂和郑主任他们知道了,肯定会特别高兴的。”

不过这个知道,等了很久。

从比赛结束,徐海信身边就没断了人,都是有意向购买隔声罩和限油器的。

幸好昨天何熙已经提醒了他们,连夜打电话让厂里算了报价过来,否则的话,这生意都得做的半半拉拉的。

当天晚上,徐海信的屋子络绎不绝,何熙都没见到人。倒是有不少人来看她,真的抱着各种特产来的,有湘南的辣椒,苏省的刺绣,南粤的米粉,东省的煎饼。

人家也不说让何熙去工作,而是邀请何熙去厂里看看的,但话里话外,是个人都能听懂,房子级别工资奖金,只要何熙愿意,都会有。

旁边的张慧丽她们是又为何熙高兴,又紧张,生怕何熙真跑了。

那真是又是想笑又是想严肃,矛盾的很。

但何熙的目的从来不在一个厂子,自然不会答应,就是应付的有点头疼。

还是顾孟平过来了,给她解了围:“我找何熙同志有点事。”

顾孟平是部委的同志,又是这次大比武的工作人员,他一来,大家也不好再说什么,不过还是将特产们都放下才肯离开的。

何熙松了口气,看着满地的特产:“真是谢谢了。”

顾孟平却挺严肃的:“我找你真有事,涉及隐私,我们找个没人的地方说说吧。”

第二天一早,徐海信才让王主任请何熙到他的房间去。

何熙边走边问:“这是订的差不多了。”

王主任也是一脸疲惫但兴奋的样子:“已经全部弄完了,除了江城厂,剩下十一家厂子都跟咱们签订了供货合同。”他说到这里压低了声音:“我们粗略的算了算,这些小东西居然比T185的利润还丰厚!”

何熙自然知道。

向来不起眼的东西才最挣钱呢。

T185的定价的确贵,一台出厂价就要1300块,利润足足200块,但是卖的少。海州厂一年的销量才7000台左右。

可这两样就不一样了,隔声罩的出厂价是25元,限油器的出厂价是20元,但是利润足足占了8成。也就是说,一套就能赚36块钱。

11家厂子有大有小,一年的T185产量可以达到上十万台,那么这两样目前看,利润就足足360万了。

何况,全国那么多家厂子生产T185呢,而且除了T185,这两样东西都能改装在别的型号上用,也会带来不少的经济效益。

起码在两年内,这两样小东西都会给海州厂带来丰厚的利润。

何熙很快到了徐海信的房间,进屋就瞧见桌子上全是合同,郑文华正在整理。

看见何熙来了,徐海信就说:“来,赶快坐!我找你有事商量。老王把门关上。”

王主任连忙把门关了,还用手拽了拽,可见小心。

这会儿,屋子里就剩下了四个人——徐海信、郑文华、王主任和何熙。

徐海信这才把郑文华递过来的合同给何熙:“何熙啊,我本来竞争TS1号,是怕厂里以后没饭吃。我可真没想到能成,我还没想到的是,这TS1号没落地呢,我们先赚翻了。”

“你看看,这是一年300多万的利润。我都不敢想,签字的时候我都手抖。”

何熙就笑了:“等着TS1号落地,厂里会挣更多利润的。”

徐海信直接摆摆手:“那都是以后的事情,而且也是你的功劳大。我这会儿找你来,是跟你商量两件事。这事儿挺重要,你好好想想。”

何熙一看徐海信很严肃,也就坐好了:“您说。”

徐海信正色道:“首先是关于隔音罩和限油器的生意。这个生意名义上是海州厂接下来的,但其实我们都知道,这东西是你的。”

何熙倒是不意外,这东西全部都是她拿出来的,不挣钱只是让海州厂取得大比武胜利的话,自然无所谓。

但现在有利润了,如果徐海信不能够正确处理,那就不对了。

显然,她的眼光不错,徐海信人也不错——即便在巨大的利益面前,也没有昏了头脑。

何熙就说:“这东西的确是我的,但现在都交给海州厂手上了,您是怎么想的?”

徐海信很真诚:“交给我们也不是我们的,我是这么想的,这东西我们肯定不能自己吞了。该你的就是你的,只是怎么给你,这个问题比较大。”

“我昨天晚上要报价的时候还想,要不就当奖金发给你,但今天瞧见这个生意这么火热,这个法子不合适。一是政策规定不可能太多,二是不能年年给,即便知道这是你的功劳,大家也会有意见的。这样你太吃亏了。”

“我们三个还有老霍,刚刚电话商量了一下,琢磨出一个主意。你看看行不行?你不是有个水泵牌子吗?我们在厂里办个集体企业,然后咱们合作,你提供技术,我们提供厂房和人力管理,共同生产。这样又符合规定,你占着股份,每年都可以分红。”

集体企业是这个年代的特色。

其实就是国营厂子私下办的企业,一开始是为了安置待业青年,不过因为形式灵活,不少集体企业后来都做大做强了。

不过这都是后话。

现在集体企业和民营企业联营,这也是很少见的,恐怕徐海信还得层层找人申请批复。

何熙真挺感动,徐海信他们这是真为自己想。

她说:“我同意。”

何熙一同意,在场的三个人都笑了,不过郑文华也说她:“傻丫头,还没说完呢你就同意,给你多少股份你都不知道呢!也不怕被卖了!”

何熙就说:“你们都能这么为我着想,还能在这上面亏欠我?”

这是真的,但也不是人人都能做到这样放心的,这可是一开始就点明的一年三百万利润的大生意!

听说南方那边,现在流行起了万元户。

能当万元户的可是有钱人,可他们的生意一年顶三百个有钱人,还能年年分红。

这么大笔的钱何熙都能面不改色的信任他们,徐海信、郑文华和王主任心里不知道多感动。

更何况,海州厂的未来本就是何熙挣下来的,再说自私点,他们的未来也是何熙挣下来的。

大家谁不向着何熙呢。

徐海信直接说:“我们参考了一下,也询问了一下,一般技术入股都是三成,我们也给你三成,你同意吗?”

这个分成已经很不错了,毕竟何熙只出技术,首先这个生意能成,是依托了海州厂的平台,其次海州厂毕竟是国营,太高也不会批准,最后一个企业需要应对的事情太多了,管理人力等等,这些她都不用费工夫,只是坐着收钱,何熙立刻就应了。

“那就三成!不过,”何熙说,“我不用晴天水泵来入股,我会注册一个其他的企业。”

晴天水泵是何熙给李家人的,但后面的生意,何熙要自己做了。

徐海信点头,“这都随你。你回去就注册公司,我也会经过厂务会通过后打申请,然后抓紧生产。”

厂务会这事儿——何熙看看这三人,还有没来的老霍,都是其中一员,就等于没什么问题了。

至于王川华和邬大河,海州厂胜出注定了他们没有什么发展了,压根不足为虑。

不过后面,徐海信提到的第二件事,就跟邬大河有关:“这个集体企业的厂长,你觉得放谁合适?”

其实邬大河是一车间的主任,主要生产T185,而隔离罩和限油器本就是T185的配件,以后改造也是以后的事儿,按理邬大河最合适。

但显然,徐海信直接将邬大河略过了。

何熙就说:“这个您看吧,我不参与管理,也不发表意见,但我觉得,最好和新的TS1号车间主任分开,毕竟精力没有这么大。”

徐海信自然是同意的,他推举了一个人选:“步镜音怎么样?老步这人话不多,但技术够,人踏实,不骄傲。”

何熙倒是对步镜音很满意,尤其是二车间明明不可能的情况下,就算只是陪跑学习,他也不放弃,这样的人,干什么都不会错的。

她点头:“我也觉得步主任挺好。”

这事儿都谈妥了,徐海信就松了口气,“行了,我们这回来京城算是大功告成!”

可不是吗?又是第一,又是买卖,还有TS1号,简直是三喜临门。

郑文华提议:“要不,我们庆祝庆祝?”

“这个好!”王主任也赞成:“咱们出来还有经费呢,大家都这么高兴,一起乐呵乐呵呗。”

徐海信也点了头:“京城的烤鸭最出名,老王,你去定个位置,拿了第一了,不能连烤鸭都没吃就回去了。”

王主任立刻笑着应了:“好,我这就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