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意识形态的问题,一直对个体户,私营企业的宣传就不怎么好,大多数都是负面的,这个状况持续了二三十年。
哪怕这会儿政策鼓励个体户,鼓励私营企业的发展,可仍旧有不少人对私营企业,对个体户持有非常大的偏见。
不仅仅认为这些个体户,私营企业做的都是投机取巧的事情,会扰乱社会秩序,还认为个体户,私营企业的福利肯定不如国营单位。
所以在老王说出自行车公司的过年福利比罐头厂发放的福利还要好时,这名群众却是不相信。
“自行车公司虽然是私营企业,但是生意好的很,别看人数不多,厂子不大,但是赚的却不少,而且还在江城那边开了店,将自行车摆到店里面卖,很多人买。”老王说道。
“而且,就是因为是私营企业,想要让人好好的干活,那肯定得要舍得花钱,不只是福利比罐头厂好,就是工资方面也比罐头厂好,时不时的还发些奖金。”
“自行车公司里面的职工,现在几乎家家都买了电视机。”
提到这个,老王也是羡慕的厉害,偶尔还会冒出一个念头:自己是不是到自行车公司去上班,会更好一点,至少赚得多一些,福利也要更好一些。
不过这个念头也只是偶尔的冒出来,他跟大多数人一样,认为自行车公司就算工资再高,福利再好,那也是私营单位,私营单位是靠不住的,时间一长说不定就垮了。
哪像国营单位,国营单位至少有政府兜底,难不成凤山镇还会看着罐头厂倒闭?
思想是有惯性的,哪怕先前在陈平负责罐头厂的改革之前,罐头厂已经有了要倒闭的迹象,甚至于说凤山镇不少没有什么竞争力的小作坊,镇企业已经倒闭了,里面的职工也都下岗回家。
国营单位倒闭的案例在老王身边就有,报纸里也偶有报道,可老王却习惯性的不去想,只认为那是特例。
“自行车公司这么赚钱?”相熟的群众听了老王的话,很惊讶,“职工家里都买了电视机,那他们老板不赚的更多?”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那还用说?自行车公司有好几个老板,其中一个就是凤山镇的人,塔山村的罗世平,他家里买了彩电,还买了一辆小轿车。”老王道。
罗世平通过陈平,而陈平通过郑斌的关系,买了一辆小轿车,不是桑塔纳,而是一辆二手的小轿车,3万块钱拿下的。
这个事普通群众大多数都不知道,但镇里企业的职工却都知晓,几家企业的职工有着这样那样的关系,很多事都会在内部互相传递。
“真是有钱。”群众感叹着道,“食品公司呢,食品公司成立的时间不长,做的又是农产品的生意,卖些瓜子花生之类的吃食,这东西不值钱,发的福利应该不多吧?”
这名群众心里升起一股莫名的怨气,“老老实实,辛辛苦苦的种地,日子都快要过不下去了,做生意,搞投机取巧的事情,连小轿车都开上了。”
“真是没办法说理去了,要是大家伙都去做生意,没人种地,看他们吃什么。”
对做生意的私人能赚这么多钱,居然还开上了小轿车,非常的不服气。
“那也不能所有的人都种地,所有的人都种地,不就只有农产品,其他的商品就没法买了吗?”老王说道。
他也羡慕罗世平,认为罗世平走了狗屎运,不过却没有那么仇视,还是认为商业肯定得要有,如果没有人做生意,好多东西买起来就不方便。
不过他也只是稍微提了一嘴,并没有继续就私营企业的事过多的评价,而是接着道,“食品公司的福利更好,每名职工发了50块钱的过年费。”